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商》杂志2011年第36期专文推荐《生活可以更美的》

(2011-12-02 16:34:02)
标签:

顺商杂志

何享健

美的

家电

财经

http://s9/middle/63572c9btb317db0edf48&690

持续学习 积累能量

文/陈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的保健品企业广东太阳神日薄西山,跌入万丈深渊,一篇题为《太阳神,下一个受伤者会是你吗?》的报道在媒体纷纷转载。何享健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叫人大量复印,并交给下属认真研读。对于像三株、飞龙、爱多等企业的失败教训,何享健尤其注意,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中层以上干部:“人家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但我们必须注意不能犯与人家同样的错误。”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决不会固步自封。他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观念才能完成自我超越而不会为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竞争的形势要求企业家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在这方面稍有松懈就会出问题。”这是何享健的真切感受。为此,美的集团内部的大多数会议并不是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检讨存在的问题,以防止战略上或经营过程中的失误。

2009年第7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中,《万科归零》与《任正非: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两篇文章引起了何享健的注意,他问美的高管:“同样是两家做得这么大规模、这么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为什么任正非呼唤把决策者们放到一线去体验炮火,而王石却要把一线的得力臂膀调回身边?两家企业面对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的,我们该怎么处理?”在下属们各抒己见的热烈讨论中,何享健的嘴角露出不经意的笑容。

 除了研究国内企业的成败,何享健更注重于学习国际企业,尤其是世界家电巨头。他曾研究过通用电气,对美的与通用的区别也有很清醒地认识:“人家是世界第一,资源、经营能力以及企业文化都很好。我们向这个方向发展、努力,但我们没法和人家比。我们只有向人家学习,学习好的理念、好的文化、好的制度,建立起更好的治理结构、更好的组织架构、更好的激励机制。”

不过,何享健并不像大多数中国企业那样高调宣布要做“中国IBM”“索尼第二”“再造三星”,而是潜心总结:“有理想当然很好。但是要看怎么做。有的企业做得很大,很有名,但是,如果它是采用国有企业的那一套,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或者采用传统日本企业死板管理、过分控制的那一套,执行能力很强,但创造能力低下,那么,它在未来竞争中就会面临危机。美的不同,美的是在民营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权制度非常健康,有很好的管理机制。我们也有严格的制度,也对员工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基本上是用机制去管理,让员工主要是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有很大的空间,有发挥的余地。”

1985年,何享健前往日本考察,主要是了解空调产品的前景及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岂料回国后,他不但坚定了发展空调的信心,而且在几年后将日本的事业部制在中国活学活用。尽管如此,何享健依然认为:“相对于日本企业的僵化,美国企业的管理文化比较符合个人理念,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理念。中国人很有能力,表现欲也很强,他要有用武之地,而且又能得到利益。所以,应该想尽办法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同时,这种发挥又是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的。说白了,就是要在集权和放权之间不断平衡,不断完善,不断调整。”

为此,何享健经常要求美的管理部门对美国、韩国著名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专门研究,看看人家对职业经理人、对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怎么处理,人家的分配制度怎么建立。同时,他还不忘为国外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植入美的提前做准备。前几年《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电视连续剧在顺德企业家中风靡一时,据说何享健看过不下三遍,其用意不言而喻。历史总能照亮现实,否则怎么总会出现惊人的相似?

如果不是靠持续学习积累的能量,我们很难想象何享健对美的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时总是胸有成竹,毫无惧色。

                       (本文摘自此书第一章《关于何享健的五种江湖版本》)

《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网络热销地址: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15135&ref=search-1-pub

卓越网:http://www.amazon.cn/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陈润/dp/B003FZA192/ref=sr_1_1?ie=UTF8&qid=1322815903&sr=8-1

京东商城:http://book.360buy.com/10098789.html

欢迎发表读书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