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自己的理想
标签:
财经 |
我们正处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成功的故事时刻都在上演,像电影镜头一样记录着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主角们甚至变成一种象征,激励着许多立志创业的后来者,让他们始终满怀这样一种希望——“如果我足够努力,也可以这样快速成功。”
马云就是这样的象征者,他的故事引人入胜,作家为他著书立传,媒体为他包装推广,投资者为他推波助澜,全社会都将目光聚焦到这个传奇人物身上。马云被塑造成一尊神,连他自己都诚惶诚恐:“我不是我。我一直觉得‘马云’不是我,我不是‘马云’,我需要披上‘马云’这件袈裟的时候,我就是‘马云’。平时这件袈裟就放在那里,我也不能破坏它。”
是谁神化了马云?媒体等宣传力量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造神群体就是马云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他们有无法摆脱的困扰期待点化:为什么有些人总在走运有些人却噩梦连连?为什么有些人能东山再起有些人却一蹶不振?为什么有些人能在20岁时让钱来找自己有些人到70岁还在四处找钱?为什么有些人聪明勤奋却怀才不遇四处碰壁?为什么每次走到十字路口都会选择错误的方向?为什么……问题像乱麻一样裹挟着无数人的青春,沉重而无奈。
马云并没有吝啬成功经验,他也乐于像导师一样到处宣讲传播,告诉焦虑、困惑中的年轻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马云语录”随处可见,电视、图书、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不少人都能倒背如流。研究马云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研究,从他最原始的声音中感受真理: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
暂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永远的失利,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将来的成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放弃某一个产品,但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们的使命,永远不会放弃这个公司要追求伟大的梦想。
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要学会用左手温暖你的右手。在自己开心的时候,把开心带给别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别人才会把开心带给自己。
很多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想创业,但不付诸于行动。
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
……
毋庸置疑,马云说的每句话都很正确,而且考虑到做人做事的每个方面,正因如此,倾听者才如坠云雾,不知其感悟和启迪的核心是什么,该以何处作为突破口步入成功的康庄大道。细心者或许能洞悉,在马云无数次豪气冲天、感人肺腑的演说中,有三个词语被反复提及:理想、坚持、成功,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和马云的创业心经,皆可由此贯穿连接,我们甚至能轻易列出如此公式:理想+坚持=成功。
1995年4月,马云创立中国黄页,开始每天在北京走街串巷,销售这款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产品,努力说服客户心甘情愿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当时世人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也没有人相信马云的鬼话,可他仍然滔滔不绝的描述他的理想,日复一日,刻薄者断言:这位不速之客不是疯子、傻子就是骗子。尽管没有人能听懂,可马云坚持寻找倾听者,希望敲开理想的大门。十年之后,全世界都相信马云,还有他的理想。2004年,马云当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词写道:“他热心做媒,撮合百万意中人;他牵线搭桥,链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你在他那里登记个名字,他让你挑选整个世界。”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后来的淘宝,尽管电子商务的形态不同,马云都一直坚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想,秉承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使命,细心耕耘。他收购雅虎中国,是为了解决搜索引擎问题;与银行合作推出支付宝,是为了解决资金的安全问题;推出阿里软件,是为了方便中小企业解决管理问题;与邮政合作,是破解物流难题;推出诚信通,为了解决诚信问题……或许马云今后还会推出新的业务,但一切都为打造和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如今,阿里巴巴从创业初“十八罗汉”的单薄队伍发展为23000多人的超级团队,成为由5家企业组成的集团,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80%。马云说:“这就是坚持自己理想的结果。”
有价值的图书就像一部经典电影一样,不会从主角的出生絮絮叨叨的聊到去世,不会在生老病死和吃喝拉撒中消磨阅读者的时光,这与快速阅读的时代需求格格不入。这本书将马云人生中最精彩、最实用的片段剪切出来,以布阵、聚人、借势、变脸、御敌、正已、育人、坚守为核心,由企业经营和个人成长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以全新的视野和方式为读者解读出与众不同的马云。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家、创业者,尤其是对于成千上万怀抱远大理想的年轻人而言,从马云的故事中喷薄出的进取精神和执着态度才是弥足珍贵的收获,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当幸福来敲门》是我十分欣赏的一部电影。最后,我以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段话作这篇序的结尾: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