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只是庞大机器中的一只不幸的臭虫
(2010-05-31 23:00:31)
近期“张悟本事件”和由此引发的对生活类图书和养生保健行业的规范问题反思铺天盖地,大多数人包括央视《经济半小时》都视张悟本为骗子来剖析,从万人景从的神医到无恶不作的骗子,当初媒体奉承给他的,又一夜之间变本加厉的剥夺走了。
公允的说,张悟本只是众多策划人和文化、咨询公司惊心设计的木偶或道具,即便今天封杀张悟本,明天也会出来赵悟本孙悟本,甚至不乏正经八百的有证件、有资格的大学教授、医学专家,到那时谁还敢追究学历这等无关痛痒的虚头衔。在商业社会,肯定有砖家叫兽愿意为各类机构充当代言人、马前卒的,而当张悟本出事时,也有砖家狠命抨击同类,不仅没有兔死狐悲之感,反而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生怕公众会将火辣的眼睛盯住他们,这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或偷偷吃葡萄的合法分子。
张悟本问题的本质并非各类保健咨询机构的合法性和图书行业的紊乱问题,更不是宣传广告夸大引发的后果,根子恰恰在于我国医疗制度的落后和医患关系的紧张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康需求升级之间的巨大矛盾。“张悟本事件”可以结合此前的“剖腹产数量逐年增加”一起看待,孕妇宁可挨刀都不相信医生,医生除了动手术赚钱更多的恐怕是担心出医疗事故,所以剖腹产盛行;老百姓宁可看市面上鱼龙混杂的保健书甚至盗版书都不去找医生开药,毕竟图书代表权威,比医生更可靠。医患关系紧张表象是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脱节的恶果,根子上还是垄断行业之下的混乱和悲剧。张悟本只是庞大机器中的一只不幸的臭虫,不被百姓骂死,也会被同类踩死,被机器绞死!
由“张悟本事件”和医患关系推挤开来,我们不妨把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也可归结于此类。房地产的症结并非地产商人的无良与富裕阶层的炒房,商人本身就是往利润最大的行业钻,这才符合成功商人的特色;聪明人的做法本身就是投资最大化,以钱生钱,客观说来他们的行为都是正常的人性是然。至于由此引发的房价暴涨百姓恐慌政府被绑架,那是他们不愿看到也无能为力解决的。他们就像张悟本或炒作张悟本的文化机构,只是钻空子的牟利者,症结还在于政府一方面堵住了资本的流通渠道,暴利行业都被垄断部门把守,好不容易房地产放开,谁不赶紧进来谁是傻子!所以我们后来又看到整顿地产后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又被爆炒了,这是民间资本走投无路后的垂死挣扎,资本发疯似的四处招摇之下,最后的受害者不是消费者就是辛苦劳作的农民。
一切乱象和丑闻的根子都在于资本和权力在法律之外的结合。市场经济推行十多年来,我们都津津乐道于资本的杠杆效应及其对制造业、消费的推动,却从未敬畏过这头难以驯服的“魔兽”;人们总是在犯罪行为和悲剧发生后喊打喊杀,并大肆宣扬严刑峻法,扩大某些部门的职权。很多时候,我深感“市场”这个口头禅离我们依然遥远,它往往充当权贵或垄断阶层继续谋私的幌子,成为勾结资本的桥梁。“市场”孤寂的等待,梦想又一个万象更新的春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