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树(临朐、青州、诸城山民包粽子的叶子)

分类: 美文欣赏 |
百度百科:槲读音:hú;即柞栎;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槲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倒卵形,花单性,黄褐色,雌雄同株。果实球形,下面有碗状的壳斗。木材坚实,可供建筑、制器具等用。叶可喂柞蚕。壳斗和树皮可制栲胶或作染料,叶子·果壳可供。
拉丁文名Quercus dentata Thunb;别名大叶菠萝;科属壳斗科、麻栎属、山毛榉科。
http://188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1/10/17/2/u85394261_1344a9a182ag215.jpg
这张图片,马上就很明确了。这就是我们当地的橡子树。看来胡林古人讲的“菠萝树”还是“学”名,而我所熟知的“橡子树”确实俗称了。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1/10/17/3/u85394261_1344a9b417cg214.jpg
已经是第三次探究橡子树了。上次是因为柞蚕:http://lcc1968.blog.sohu.com/155019953.html
可见橡子树真是百变金刚,树中“猴王”啊。
经查阅,槲树的确在中国有毒植物图谱中列第378号。
网上也有很多牲畜吃槲树叶子中毒的报道和治疗文章。甚至因为这个话题,有发现槲树的另外一个更加古老的名字:青冈树。真是百变树神啊!
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的《地下森林》,曾经提到由于冷暖气候400年左右一个周期,水松和青冈的掩埋层交替出现在地下。可见青冈的历史地位有多么重要。
而对于其毒性,也终于在一个牲畜中毒文章中得到细致的解释:
●家畜在林区放牧,开春时吃食青杠树叶,发病多在清明节前后,立夏后无此病发生。
毒理
●栎单宁进入胃肠道后,经过生物降解作用,形成毒性较大的酚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邻苯二酚,联苯三酚等),破坏饲料中氮的平衡。
症状
●消化系统
—食欲反常(不爱吃青草,吃干草),不安,腹痛,便秘,正常时分层粪,中毒时粪便先为粪球,念珠状,后拉稀,糊状,腹围增大(由于腹水增多)。
●泌尿系统
—尿频,发展为尿少,无尿,尿中游离酚含量上升。尿检时可见鞣酸上升,正常时无鞣酸。
●局部皮下水肿—特征症状。
●肝功不良,谷草转氨酶GPT、GOT↑,血液中尿素氮↑,血粘↑,比容↑。
治疗
●洗胃,泻下,牛泻药少用盐类泻药,以免破坏微生物环境。
●消肿(速尿,双氢克尿噻),减少渗出。
●碱化尿液,注射NaHCO3。
预防
●改造青杠树牧地,进行轮牧,放牧前补料,防止过饥饿,0.05%KMnO4饮水。”
如此以来,终于有了对槲树(青冈树、橡子树、大叶菠萝树、柞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
由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在立夏(农历四月初四)之后,所以端午节用槲树叶子包粽子,一般没有问题。而且老叶子的单宁含量也相对较少。是不是水煮之后后更少呢?有资料表明石灰水可以让槲树叶子较好的脱毒,而且营养成分基本不损失。
为什么葡萄酒中的单宁味美又抗衰老,而栎单宁就这样的恐怖呢?
网上提到一本叫做《实用生物毒素学》的书,有一个专门讲解栎单宁的章节。可惜网上没有找到PDF的资料。只好以后再找了。
另外有一个报道,可以让我们知道槲叶不只是山里人喜欢: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1/10/21/13/u85394261_1344b801111g2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