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风情小镇-室韦

标签:
杂谈 |
看完根河湿地,回到小镇上吃完午饭,已是下午一点半了,我们前往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室韦。沿途仍然是看草原,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草原上白桦林与木刻楞房也渐渐多起来,这是俄罗斯特有的象征。
四点钟到达了室韦小镇,汽车直接停在俄罗斯民族乡的丽娜家,我们先进入这座俄式小院,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安排的卧室虽小,但是很干净,就是卫生间在外面,浴室是俄式风格的桑拿房,前院和后院种满了各种花卉、蔬菜和向日葵,还看到几株鲜艳欲滴的罂粟花。在点好了晚餐的俄式菜肴后,趁太阳还未落山,我们拿上相机,穿行于这异域风情的边陲小镇。
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的奥洛契村隔河相望,两地相距 一公里,是我国内蒙最北部的乡镇之一。
据说十九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涌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打草并定居下来。同时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儿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现在居住在此的村民已经是俄罗斯血统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了,这里居住着1800多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2001年四月成立了俄罗斯民族乡,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其入选理由: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又是俄罗斯民族乡。
我们步行在乡村小路上,慢慢品味这欧式风情的田园风光,沿途一排排的农家小院由木刻楞房和白桦木栏栅组成,院内种植了各种花卉和树木。独特的异国风情和边陲风光吸引了画家、摄影家前来采风,途中我们就看到有两人坐在那里专注地画着水彩画,我们走向前看了一下,画上的田园村庄还真的很美哦!不多远,就来到额尔古纳河畔,隔河相望,俄罗斯奥洛契村庄、山脉、岗哨清晰可见,整体景观和室韦的差不多,真可谓是血脉相连啊!
中俄界河边上,有不少牵着马的村民在行走,我们还真看到几个俄罗斯面孔的小男孩,但是都不会说俄语。沿着村落我们来到一个中心广场,一块硕大的石头上刻着“蒙兀室韦”四个鲜红大字,追根朔源,室韦就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生活。
再到广场的观景台,居高临下,额尔古纳河在静静地流淌,两岸的村庄和草原上的牛羊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广场的右边,很多农家小院的门口挂着俄罗斯民族乡的牌子,上面还有他们的先辈俄国人的照片,这是可以住宿的家庭宾馆。有一处“冬妮娅家”吸引了我们,这不是网上颇有名气的俄罗斯大婶吗,于是我们前去她家小院,一进去就看到一位胖胖的穿着蓝底大花连衣裙的大婶在忙前忙后,她家住了不少人,正在忙着炒菜上菜呢。从体态、穿着和卷曲的金发表明她是俄罗斯后裔。
回到住处,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丽娜大婶已将我们的晚饭烧好。全是俄式餐,有大列巴(自制面包,沾奶酪或蓝莓酱)、葛斜里、格达列达(中间是炸土豆条,周围放上牛肉饼)、酸奶渣、苏泊汤等,对于喜欢吃西餐的文清来说,大呼过瘾,同在餐厅吃饭的还有另外两桌。
室韦的夜晚很冷,在这里,我们已经把带来的衣服全穿上了,仍不够抵寒,吃完饭,只好待在房里。十点多钟,司机喊我们出去看星星,我们出去,只见天空中布满繁星,北斗七星特别亮,连银河都清晰可见,刚好今天是七夕,能在这边陲小镇数星星也算是一件趣事。
第二天早晨九点钟出发,去中俄友谊大桥,十多分钟到达。今天天空特别蓝,站在大桥边看对岸俄罗斯的奥洛契,山脉、公路和来往的车辆历历在目。两岸的草原植被丰厚,额尔古纳河水湛蓝,波光鄰鄰。站在警戒岗旁的守桥士兵,正在检查过桥的俄罗斯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