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园之何亚农故居

标签:
情感南园、何亚农 |
“随意推开南园宾馆的一间房间,也许你就踩上了哪位名人的足迹”。

观木楼虽已改头换面,成为现在南园宾馆的9号楼,但原址确是何亚农一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何亚农在南园共有三幢宅第,除了观木楼,还有东斋、西斋,这里也曾经是他二女儿、女婿,即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何泽慧及其丈夫钱三强的居所。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学生涯,已经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夫人创建的“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
1947年初,钱三强、何泽慧夫妇正式发表论文,证实了一项研究成果“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存在”。这一发现一经公布,立刻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因而他俩被媒体称为“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中国的居里夫妇”。
1956年已归国有的南园灌木楼在一次偶然的大扫除中发现了一间“暗室”,内有大批何亚农珍藏的文物:青铜器、字画、碑帖、玺印、古籍善本等等,价值连城轰动一时!当时的苏州市政府及时通知了何亚农的女儿、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妻子何泽慧,最终何泽慧携其他何家后人共同做出了决定,将珍贵的文物悉数捐赠给国家,令世人大为敬佩!
80年代后期,何亚农的小女儿何泽瑛,又凭借着儿时的点滴记忆,指点人们在观木楼假山前将又一批价值连城的藏品挖掘出来,那是何亚农收藏的稀世石章,包括上等田黄、鸡血等名章,这些珍品又由何亚农的子女授权再次悉数捐赠国家!
何亚农平生所藏1298件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及72钮印章印材依然珍藏在苏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
1940年,喜爱收藏的何亚农在观木楼附近又买下了苏州著名的网师园,成为网师园的最后一位主人。
在他临终时曾有遗言:“网师园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我之所以购买网师园,只是为了避免流失毁坏,将来必还之于民”,在何亚农逝世后三年,其夫人王季珊为实现丈夫生前的遗愿,维护网师园竭尽了全部心力直到生命也随之而去。
何亚农夫妇去世以后,他的子女一致遵照父母的愿望,于一九五O年将网师园捐献给国家。
如今的网师园已成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第一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南园观木楼,记载着这位儒雅隐士及其一家人崇高的精神世界,让人敬之又敬!
在遍布名人足迹的南园,还有一座小网师园,又称“明轩”。全世界明轩共有四座,这是其中之一,以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为原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有一座,是以网师园为蓝本构建的,还有两座分别在苏州的东园和南园。
南园宾馆内没有高楼大厦,只有几幢风格雅致的二至三层的洋楼,自然朴素、风雅淡泊,行走在这里,宛如身处一座苏州园林内。
来苏州玩了几天都住在这里,临走前再留下点记忆,这是我们住的五号楼。
我们的客房,第一天的见面礼是一只苏州刺绣的钱包和一份水果,客房内还放置《世纪南园》、《蔡贞坊7号》等几本介绍南园历史的书。
《百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