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青河边草
青青河边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73
  • 关注人气:3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2010-05-04 17:49:11)
标签:

学校

往事

旧照片

杂谈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母校是永久的记忆!怀着对母校的眷念之情,我转载了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俞家琦校长的“教学杂忆”,细读之后思绪万千,俞校长不仅参加了南无电校早期的建校,更是学校几段历史时期的见证人,直至延续到现在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我于1964年人学,开始了在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四年学习生涯,50年代是中苏友好时期,学校在苏联专家的援建下,校园里的办公楼、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大楼、学生宿舍等建筑均按照莫斯科无线电工业学校建造,布局很漂亮,设施配套也很好。教学大纲参照苏联的,学分采用苏联的5分制,学校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教职员工就有800多人,直属于中央四机部,因而在当时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为一流的学校,那段时期也是南无电校最辉煌的时期。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教学大楼(照片校友提供)

    难忘人学考试的第一天,进入宽敞明亮的教室,黑板上写着“欢迎你!中国未来的波波夫”(波波夫是前苏联的无线电发明家),原本紧张焦虑的心情顿时信心倍增,考试的三天,我们住在校园外新教学大楼里,晚上外面的草坪上热闹非凡,毕业班的同学在开班级联欢晚会,他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天各一方。我想,欢快之中一定含有难舍之情,难舍校园,难舍同学!而我们考生对他们是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新教学大楼(照片校友提供)

    幸运录取了南无电校,开始了在母校优越环境下的学习生活。那时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广播里一放“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我们就起床,梳洗后去操场跑步,早锻炼过后再排着队唱着革命歌曲去食堂用餐,每顿餐后有值日检查,绝不允许浪费,如果在地上看到一粒饭粒,全班就得不到5分。寝室的被子必须全部反过来,折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梳洗用具一顺排放,晚自习后回到寝室统一时间息灯就寝。

     四年的学习也很紧张,前两年要上完相应三年的高中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学基础专业课: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等。第三、第四年上专业课,我们的班学的专业是雷达制造,此专业每届一个班。四年级要去毕业实习,而后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尽管学习紧张,生活艰苦,但是同学们每一天过的很充实,很愉快。

     优良的校风、过硬的教学质量、整齐美观的校园使母校成为江苏省对外开放学校,周恩来、陈毅、习仲勋等国家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曾先后来我校参观,给母校带来了无限的荣誉和光环。我们在校期间,记得高年级的同学经常去机场迎接外宾,而我们班曾参加过1965年的中日青年大联欢,那是在中山陵音乐台,事先老师教我们日语的礼貌用语。划时代的中日青年联欢,打破了中日多年的关系僵化,拉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民间交流。

     在校期间,我们还亲眼见过李宗仁先生。那是1965年的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按排下,李宗仁先生冲破万重险阻,从美国携妻来到大陆,在拜谒过中山陵后,第二天来我校。当时我们班正在金工车间实习,听老师说有重要人物来参观,我联想到早晨广播里有李宗仁昨天去中山陵的消息,心想会是他们吗?不一会,来的果然是李宗仁先生一行人,穿着黑长袍的李宗仁旁边还有一位衣着相似的老先生,后来回想起来,应该是程思远吧。李宗仁先生能步入我们校园,而且我们能亲眼见到曾经的国民党代总统,终身难忘。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在这场浩劫下,校园里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南无电校昔日的辉煌从此不再依旧,学生中成立了“八一二”和“东风”两派组织,教室成为战场,大字报贴满校园,党委书记、校长和很多优秀教师先后被定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右派、汉奸、里通外国、叛徒等莫须有的罪名,遭到强烈批斗,回想起来,实在令人痛心。印象很深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复旦毕业,书法很好)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题写的一个“福”字也被贴上墙,作为罪证,还有我们的金工老师因为曾经当过日语翻译,被批为日本汉奸。这场灾难令众多的优秀教师心灵受到重创,无法袮补。

    文革也给我们当年在校的学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在1967年10月中央文革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学生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下,学校才开始逐步恢复上课,为了要把前面的课程补上,记得那时老师一堂课要上两三堂课的内容,真的很累。

    我们这三届学生毕业后,先后离开了学校,一个生气勃勃的南无电校不复存在,紧接着很多老师下放农村,部分老师留在本校,这部分老师在成立了南京军事通讯工程学院后,纳入部队编制。

    后来,同学聚会我来到母校(光华门标营2号),来到熟悉的校园,在我们曾经上课的教学大楼前合影,追忆我们在学校的美好岁月,心中不免有点失落!

     我爱我的母校!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忆母校-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各国驻华使节参观我校。                        马亨德拉国王参观我校。
                                                                                                                                                                           
      照片系网上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