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思 | 爱情之树常青——读铁凝《火锅子》

(2016-03-31 16:09:24)
标签:

杂谈

有思 <wbr>| <wbr>爱情之树常青——读铁凝《火锅子》       好的小说家总有神奇的召唤本领,能将那些久已消失的味觉、嗅觉以精妙的句子聚拢起来,进而将某种人类共通的情感牢牢凝聚在白纸黑字间。这是文学的美妙,也是小说家的意义。在《永远有多远》中,铁凝曾以她卓异的叙述才华为我们召唤过一种“冰凉”:“我只记得冰镇汽水使我的头皮骤然发紧,一万支钢针在猛刺我的太阳穴,我的下眼眶给冻得一阵阵发热,生疼生疼。”——那些已然流逝的岁月,那些与岁月共在的情感,经由一个精当的比喻复现,昔日由此重回,美好由此再现。

       新作《火锅子》中,铁凝又一次显现了她的召唤本领,那是由“酱豆腐,卤虾油,韭菜花,辣椒油,花椒油,糖蒜,白菜,香菜,粉丝,冻豆腐……”混合而成的美味,对了,还有海带,还有涮火锅之前用牙膏和抹布擦拭紫铜火锅的仪式。那是对一种味觉与生活方式的回忆,也是对一种绵延不绝情感的记取。

       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和“她”相识于“共和火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有种独特的吃火锅方法:两个陌生人各自点菜,同涮一个火锅。由“共和火锅”结缘,他们相识相爱,走进婚姻,生儿育女,直到年老。火锅见证他们的爱情,也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火锅子》中的两位老人一位八十七岁,一位八十六岁了,晚年生活波澜不惊,牵手、交谈、回忆、拌嘴、娇嗔,他夸她用牙膏擦拭的紫铜火锅真亮,她给他夹起火锅里的海带,送到碗里,那是他最喜欢吃的。在终生相守相爱的人那里,子女和旁人的探望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必要。只要真心相爱,两个人在一起便是最完满的。

      《火锅子》描摹了一种典型、深刻、人人能感受到但又无以名状的情感,那种羞涩、内敛、让人心头一软的东西。

       他一辈子没对她说过缠绵的话,好像也没写过什么情书。但她记住了一件事。大女儿一岁半的时候,有个星期天他们带着孩子去百货公司买花布。排队等交钱时,孩子要尿尿。他抱着孩子去厕所,她继续在队伍里排着。过了一会儿,她忽然觉得有人在背后轻轻拨弄她的头发。她小心地回过头,看见是他抱着女儿站在身后,是他在指挥着女儿的小手。从此,看见或者听见“缠绵”这个词,她都会想起百货公司的那次排队,他抱着女儿站在她身后,让女儿的小手抓挠她的头发。那就是他对她隐秘的缠绵,也是他对她公开的示爱。

       潜伏在日常动作里的最迷人的中国式“性感”与“缠绵”,被这位敏感的小说家准确地捕捉到了,那感觉家常、平凡、平淡,是静悄悄的,也是绵长的,像滴水穿石,有巨大的穿透力——穿越时光、穿越衰老。

       如今他们都老了,浑身都有些病。他们的听觉、味觉、嗅觉和视觉一样,都在按部就班地退化。但每次想起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个星期天,她那已经稀疏花白、缺少弹性的头发依然能感到瞬间的飞扬,她那松弛起皱的后脖颈依然能感到一阵温热的酥麻。

       虽是耄耋之年,但那种与爱、温暖、柔情、甜蜜、体恤有关的情感依然新如朝露,完全不因时光流逝而黯淡。这只属于两个人的别样“缠绵”,远胜过我们所知道、所能想象到的“缱绻”“悱恻”“热烈”。

       在保姆帮着准备好一切后,大雪天里两位老人开始吃火锅了,火锅、食材以及两人围坐一起吃火锅的场景一如往昔。只是,她擦拭的紫铜火锅并不干净也不像从前那么明亮,火锅里还留有一股子牙膏味。但他们并不知晓——味觉和嗅觉已经退化,视觉也发生了病变。他的两个眼睛都得了白内障,她则是右眼。她发现,他热情夹给她的海带是“抹布”,不过,她舍不得告诉他,“她从盘子里拣一片大白菜盖住‘海带’说,好吃!好吃!”——被他呵护一辈子的她,情绪由此发生微妙的变化,她希望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希望两个人能住在同一个病房。

       婚姻在铁凝小说中的面目是复杂的,《玫瑰门》里的黑暗和扼杀人性、《无雨之城》里的束缚和乏味、《大浴女》中的无趣和背叛……铁凝对婚姻、爱情、人性的理解尖锐、深入、冷静,令人叹服。当然,正如每一位优秀小说家都在不断超越自我,铁凝近五年来的创作也在发生变化。

     《咳嗽天鹅》讲述的是给一只年老的咳嗽天鹅寻找安居之所的故事。带着天鹅寻找动物园的男人刘富还带着一个不断咳嗽的妻子香改,刘富对香改的很多脾性难以忍耐,他希望和她办理离婚手续。送到动物园的天鹅被煮成肉吃了:它太老了,动物园并不想花成本来饲养。忧伤的男人转而“发现”了咳嗽的妻子,他决定带她回家。——男人以这种方式让和他过了半辈子的女人后半生“有所依”。小说深切表达了对贫寒夫妻情谊的眷顾。《春风夜》里是一对长年分居的农民工夫妻,虽有机会相聚,却因种种原因不能“相欢”,不过,整部小说洋溢的却是夫妻间的深情厚意。《海姆立克急救》中,艾理婚姻失败,丈夫出轨,她突然去世后,丈夫陷入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痴迷,那不只是学习应急处理,其中还有他的渴望重来、他的懊悔和痛惜。人到中年的铁凝,对婚姻、对爱的理解变得宽容、通达、仁爱。

       ——铁凝是将自己全部情感和认知倾注于写作的小说家,某种程度上,小说是她自我成长的方式,三十年来的小说文本中饱含她的思考、欢喜、甜蜜、忧伤、自省,在小说里,她自我修为,日臻完善,这种完善既包括写作技巧,也包括她对世界的理解。

       写作《火锅子》时的铁凝并非不了解这世上情爱关系越来越薄脆如纸,也并非不知晓许多婚姻里交织着的肮脏、背叛、仇恨和麻木。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爱情的另一种认知和书写,很显然,此时此地的她更愿意认识夫妻关系最原初的朴素和美好。给小说起名“火锅子”而非“火锅”表明,家常性是这部小说的追求,洗尽铅华、荡涤矫饰是这部小说的气质,小说家希望记取的是被我们忽略的日常之爱与平凡情感,她希望凝视夫妻关系里的体恤、包容、扶助和彼此珍重。

       在看惯了3D和重口味影视作品,在读惯了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火花飞溅、山重水复的故事后,我们眼前的这部小说几无故事,几无波澜,像极了一幅简笔画:两个暮年老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互相为对方夹菜。他的眼中只有她,她的眼中也只有他。他们在小说中甚至没有名字——他们面容模糊,是我们平日里所见到的寻常夫妻。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那互相依偎的身影、互相牵手的样子却在我们眼前久不能去。《火锅子》是返朴,也是祛魅,是对流行爱情故事的反动,它使我们从一种粗糙、简陋、唯物质的情感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爱情的质地,它的平实、普通和隐秘的神性。

       读《火锅子》让人想到《孕妇和牛》,孙犁和汪曾祺先生都表达过对这部小说的喜爱之情,孙犁评价说“写得很好”,汪曾祺则称之为“快乐的小说,温暖的小说,为这个世界祝福的小说”。共同的夸奖缘于共同的美学理念——两位文学大师都拥有“赤子之心”,都希望能在文字中眷顾人间的美善。依此说来,用“人间送小温”形容《火锅子》也是恰切的,它有与《孕妇和牛》一脉相通的真淳。

       为什么《火锅子》中那被冰雪包裹的干枯石榴树好似穿上了“棉袄”?为什么读小说时我们内心充溢着温暖和柔软?因为我们的小说家心中有“信”,因为“相信生活,相信爱”,所以,她用文字点起的“火锅子”才会唤起我们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向往、对“爱情之树长青”的祝福。

 2013年5月13日

本文摘自《来自陌生人的美意》,张莉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1月
有思 <wbr>| <wbr>爱情之树常青——读铁凝《火锅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