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 | 开启不一样的神奇人生

(2014-12-16 09:30:43)
标签:

杂谈

书评 <wbr>| <wbr>开启不一样的神奇人生

经常在电视或者网络看到一些新闻,某某患有不治之症,但是心态很好,不仅积极治疗还快乐面对,最后竟然痊愈。还有某某得了癌症,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开始环球之旅,在旅行中发现了另一个自己,结果病情痊愈。我曾一度怀疑这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但是在读了《轻疗愈》后,我找到了答案。

只是简单实践了书中的另类“治疗”方法,就发现身心不是一般的轻松。以今天早晨为例,看到某女士姣好身材的背影,觉得自己相形见绌,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好身材,为什么没减肥行动坚持不下去,并且任何方法都没有效果。来到办公室后按照“情绪释放疗法”进行敲击。

一:一只手除拇指的四个手指敲击另一只手的手刀处,在敲击的同时说出: 尽管我身材没有别人好,我还是接纳我自己。连续敲击三次。

二:然后在顺序敲击穴位。

眉毛内侧:我身材没有别人好

眼睛外侧:穿衣服没有别人好看

眼睛下方:我不想要现在的身材

鼻子下方:我想变得更苗条

下巴:买S号的衣服,身材更好看

锁骨:别人的身材都比我好看

腋下:这样的感觉超级不好

头顶:我讨厌拥有这样身材的自己

每一处的敲击 次数为5-7下。

做完这一套的敲击治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就算我身材没有别人好,那又怎样,但是我很健康,多好,我还喜欢跑步,我总有一天会拥有自己想要的身材。

如果你看到这里,你也会觉得很神奇,对不对。毫无依据,却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轻疗愈》在第一章就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人类的应激反应发生在大脑的杏仁核中,这片杏仁核区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中脑的一部分,管理这人类的情感和记忆,负面情绪在这里编码。杏仁核常被称作身体报警器。“哎,好烦啊”针对这样类似的负面情绪杏仁核会反应“正在受到威胁和骚扰”然后向大脑发出信号,令大脑处于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机制。并且,童年的负面经历会为杏仁核提供编码素材,如果出现类似情绪,杏仁核依旧会发出警告。

在生活中,微小的负面情绪累计在杏仁核区,杏仁核区将无数这样的情绪传递给身体,身体里的垃圾情绪无法排除,无数的小情绪在构成了大情绪后如火山般爆发,就会形成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

而《轻疗愈》中的“情绪释放疗法”就是教你如何排除身体中的情绪垃圾。经过实践表明,敲击经络的腧穴似乎能关闭杏仁核发出的警报,使身体镇静下来,让杏仁核认为此时是安全的,从而阻断应激反应。而且在经历或讨论或想象压力事件(任何你想改变的事情)的同时敲击腧穴能对抗这种压力。

以上面我敲击身体的例子来说,以往我想到自己身材不好,这个负面情绪会产生烦躁、怨恨,然后传输给中脑的杏仁核区,杏仁核区进行负面情绪编码,将编码传送给大脑,大脑就命令身体做出反应或情绪低落、或没有食欲,之后出现另外一个事件,不再理刚才的负面情绪,它就积压在了身体内。当下一次在遇到这种情形,还是反复这套流程。结果,关于身材不好的观念和情绪根深蒂固的埋藏在身体里,身材能变好才是怪事。

如果运用了“情绪释放疗法”,在产生“我的身材不好”这个情绪,同时配合上述敲击疗法,阻断了负面情绪向杏仁核区传送,大脑也没有令身体做出应激反应。在敲击的同时让大脑边缘的海马体记录这种情绪,进行重新编码,并与以往传送杏仁核区的编码进行对比,确定是否真的收到威胁,但是在敲击腧穴的同时这个动作明显对抗了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直白的说,就是将情绪垃圾敲出了身体。

《轻疗愈》的后半部分详细介绍了面对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包括减肥、抑郁、财务状况不佳、压力、焦虑、恐惧、童年阴影等等任何对你产生困扰的问题建立敲击树。依据“剥洋葱”式的疗法,从深到浅将身体里的垃圾情绪敲出去。

通过《轻疗愈》我们不难看出,一开始说的绝症自愈的报道也就说的通了。身体积压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产生身体疾病与情绪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个辞职环游世界的朋友,结交了更多朋友,无论是敞开心扉还是旅行时的身心愉悦都将负面情绪通过其他方式排出了身体,痊愈或者长寿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在你还没有看过这本书《轻疗愈》,不知道还存在“情绪释放疗法”,请不好轻易的否定自己、否定人生、否定生活。如果你认真读完了这本书,你或许能找到“另一个自己”。

(文章来源:豆瓣读书 作者: Molly_小清 )

《轻疗愈》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书评 <wbr>| <wbr>开启不一样的神奇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