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派”词学“醇雅”清词

(2014-11-15 09:24:37)
标签:

杂谈

“五派”词学“醇雅”清词

清代的学术成就超过以前,诗也较之以前任何时代远觉丰富而复杂。在清初,钱谦益的诗就比明代的复古派来得结实,也比公安竟陵派来得正大。这一脉传到王士祯、朱彝尊,一个以风神取胜,一个以典雅取胜,虽然也是回复到唐诗,却不完全袭取唐诗面貌,逐步形成清代的诗了。在乾隆以前,一直是拥护唐诗的,特别是乾隆时代的诗坛盟主沈德潜,号称一时宗匠,然而诗道也从他起渐渐衰微了。以后就是异军锋起,例如学宋诗而以苦炼见长的钱载,学宋诗而拉扯许多材料入诗的是翁方纲,学李白而专逞才气聪明的是黄景仁,不学任何人而专讲性灵,以诗语有味为主,不嫌俚俗的是袁枚。他们都不甘心随人俯仰,都成了非唐非宋非元非明的诗,也都有人附和。

到了道光以后,连这些也不能满人意了,就有人重新走宋诗的路,也有人与此相反,又从汉魏六朝入手。由道光以至清末,诗坛名人更一辈辈出来不少,花样也很有些新翻的。

清代的三百年离我们尤为切近,正是文化繁荣,并且逐步与新事物接触的时代,谈到这一时期的诗派诗风,不是短的篇幅所能包括的。本书谈唐以前的比较详细,而谈宋以后的已经简略,乃是因为宋以后的诗无非从原有基础上发展,抓住根本,就不必逐细去寻数枝叶。如果不分主要和次要写下去,对读者是没有帮助的。至于清代的诗,方面广阔,内容丰富,更超过以前,尤其无法在本书中叙述了。

学诗的人只要熟悉唐以前的主要流派,而选择一个唐代的主要作家从事学习,就能打好基础,取得成就。达到这一步以后,尽可随意泛览清代的诗,遇到有可吸收的优点,自然会吸收到自己的怀抱中。这不但是为扩充知识起见,诗的境界也必要这样才能打开。否则就会被眼前习见的东西所障蔽。

但是在没有掌握基本知识,巩固相当基础的时候,如果东涂西抹,泛滥无所归宿,就有一事无成的危险。清代诗家也如宋明诗家一样,都不能离开唐诗的基础,没有学好唐诗,就根本谈不到读宋以后的诗。本书专以谈唐诗为中心,道理就在于此。却不是说其他都不值得一读。

“五派”词学“醇雅”清词

摘自:小书馆系列之《学诗浅说》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