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霞客古道  赏佛陇秋色

(2017-11-20 20:02:53)
标签:

天台山

国清寺

高明寺

塔头寺

古道秋色

分类: 台州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天台除了有醉美的南黄古道秋色,还有很多古道也不错,特别是徐霞客古道佛陇段,其中金地岭路段古道保存较完整,值得一走。这也是一条禅香古道。“天台山自国清上登十数里曰佛陇,盖智者在现身得道之所,前佛大教重光之地。……此山有壤,此教不极。”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车停花麦地停车场,有工作人员管理,这里不收停车费。进去就可以看到标志性的国清寺隋塔,隋塔没有塔头,民间传说塔头在佛陇岗的塔头寺里。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穿过寒拾亭(为纪念和合二圣寒山拾得而建),过丰干桥,就到了天台宗祖庭国清寺,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隋代高僧智顗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陏代古刹”四个大字。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门口有一群上海来的驴友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昨天天台宗祖庭国清讲寺建寺1420周年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国清寺始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智顗开创天台宗后,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限于资金,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后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海灯法师等。2006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5A级景区,今年中国旅游日起,取消了原来的5元门票。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从国清寺出来后,沿途就可以看到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边上的溪坑在林间忽隐忽现,溪石光滑如镜,上游塔头坑、水磨坑以前走过,瀑布很多,见蟠龙谷探瀑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这里开始进入霞客古道的精华路段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古道宽约2米,由石块铺就,据说共有1555级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这条岭虽然曲折,但并不难行,当年是通往石梁、华顶的必经之路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有人说这里遍地黄金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十里松风九里泉”,路面铺满厚厚的松针落叶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时光的年轮磨平了每一级台阶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这个有点像荔枝,同行的吴医生说这个叫柘,可以食用和酿酒,尝了一下,有点甜。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迎客松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高明寺位于佛陇山间,幽溪环抱,环境幽静,是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创设十二座寺院之一,比国清寺还早。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康有为题写的“高明讲寺”,有没有看到错别字?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照壁的这几个篆体字,您认识?        正法久住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中午在高明寺吃素斋,每位20元,感谢临海驴友帮我们预订!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饭后我们三省驴友俱乐部跟临海驴友一起合影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此后我们又各走余下的路,他们走0形环线,我们走的是8字型环线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寺外幽溪边的风景也不错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有圆通洞、奇石和摩崖石刻、螺溪钓艇等景点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心想柿成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第一次看到这种草,有人说叫蜡烛草,我看形状和颜色是有点像香烛,佛陇是佛教圣地,也许跟佛有缘。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火红的乌桕叶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生命的力量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智者大师说法石,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塔头寺不大,山门也就是弥勒殿的殿门,山门的额上是“真觉讲寺”。塔头寺,是俗称,传说国清寺隋塔的塔头在这里,其实这里最初名为“慧真身塔院”。从塔院改为寺院的,是在宋大中祥符元年,时名为“真觉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庄严肃穆的古寺,也是几经兴衰。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照壁上“即是灵山”四个字。灵山,就是印度的灵鹫山,是当年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智者大师创立了天台宗,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纪元,后世尊称“东土释迦”,天台山也有了“灵山再现”之誉。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这是一座没有“大雄宝殿”的寺院,大殿里供奉的是智者肉身塔。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的初冬,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在新昌大佛寺圆寂,他的弟子们将他肉身运回天台山,葬在这里,龛前置双石塔,在塔院里供奉有智者大师的绘像、还有大师曾经身穿的袈裟。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这里的枫叶特别红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秋色入镜来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下山的古道也不错,可惜天气不是很好,而且我也快掉队了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回到国清寺边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走霞客古道 <wbr> <wbr>赏佛陇秋色
欢迎下次来了!

周边线路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