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2015-10-05 16:17:52)
标签:

天台

张思

古村

古民居

徐霞客

分类: 台州
张思村位于天台平桥镇,是一座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古村,2009年被评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浙江省列入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013年9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史上张思,人才辈出。陈宗辉,前刑部员外郎,升福建兴化府知府,中宪大夫。陈宗渊从文渊阁中书舍人位上致仕,其作品《洪崖山房图》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陈心斋授博兴知县。陈汝成先授信丰训导,后升江西湖口教谕。村内文物古迹丰富,有13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包括三座祠堂、十多幢明清风格的院落,还有数幢民国年间的民居,清晰地展现了古村历史发展脉络。临水而筑,依巷伸展,整个村落基本保持原生态风貌,青砖黛瓦,老宅深巷,铅华洗尽,古韵盎然。徜徉其中,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下新屋里民居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06),中轴线由门楼和前后两个院落组成,建筑极有气势。民居的中堂称颐养楼,取颐养天年之意,表达了希望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愿。东侧边门的门楣上有“瑞气东临”石匾。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上新屋里民居楼名为世昌楼,为陈保相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陈保相,字希剑,号龙光。民居由一个主天井和二个小天井组成,为传统二层木结构楼房。大门门楣上有“霁景凝辉”四字,边门又有“杏苑春深”的题字。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世昌楼现还存有二方匾额,一方为“节峻寒松”,另一方为“冰心雪操”。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后新屋里的建造要晚于上新屋里和下新屋里民居。道光十年(1830),陈钦泽建造了这座宅院,由一个大四合院主天井和八个小四合院组成,左右抱屋各有鱼池一口,后天井建有佛堂。大门上有“灵山拱秀”四字,左右两边门分别题“纳翠”和“迎熏”。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张思村而去游寒岩、明岩,并在其《游天台山日记(后)》中有文字记载:“十七日,由坪头潭西南八里,至江司陈氏”。平桥张思村全村姓陈,据考证,江司即为张思的谐音,因为天台方言“张”跟普通话“江”同音,“坪头潭”中“坪”为“平”(平桥)的谐音之误。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此外,张思村还有乾隆、光绪年间所建的明善楼、继善楼、新德楼、益华楼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村中有七口古井,排列若北斗七星。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此外还有民国期间所建的西花楼、俭德楼和新明楼。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徐霞客足迹探寻——古韵张思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