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孩子》那些年我们一起学的传统文化

(2013-07-03 21:14:14)
标签:

中国孩子

传统文化

学堂故事

杂谈

分类: 萧妈学习

 


说起传统文化,总觉得这是一个既遥远又沉重的话题,常听说的说辞是:传统文化嘛?在台湾啊,你看,人家都是繁体字,人人都彬彬有礼;传统文化呀?吹拉弹唱?哎,我都不会!也有人会做如是的理解:传统文化吧?封建糟粕多,我们要向前看,向钱看!

 

诸如此类的观点、说法,比比皆是,很多带有浓烈民族情怀的知识分子往往对此就颇觉痛心,在他们眼里,曾经如同宝贵如同生命的传统文化本不应被如此漠视,凋零寥落的局面,则让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传统文化的复苏加一把力。这方面文化文艺界的知识分子们也有同样的理解与急迫,虽然很多人仍然被商业文化大潮所裹挟,但在背后暗暗筹谋,并逐步在行动中去实践心愿的人还是逐渐增多。

 

能不能有一部作品让当代青少年在未来的回忆中仍然可以记起呢?能不能有这么一部作品能启发更多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并成为传统文化精华的捍卫者、继承者呢?有没有那么一部作品,让30年后、50年后的成年人和长者能够说一句:那是那些年,我们一起热爱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开端呢? 

 

2009年导演袁刚所编剧和执导的百集传统文化情景剧《万卷楼》在全国播出后,反响强烈,备受好评。而这位传统文化情结极为深厚的导演此次又再次投身于《学堂故事》之中,他的作品即将面世,并给广大的青少年带来一次真正的传统文化洗礼和知识盛筵。袁导曾说:“在写《学堂故事》剧本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回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只是到了近代我们落后了,失去了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中国是重返大国的位置,不仅是经济上,更是文化上。21世纪中国人要当主角,我们从来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这里叫—— 中国 !”

 

是啊,在袁导的心中,充满了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应有之历史地位的强烈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而这些都将凝聚为充沛的热情和充足的精神涵养,最终贯注到他的最新作品《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中去!

 

传统文化的含义其实很广,从大的方面讲,它可能包括作为文化内核的儒家,作为自然国学的道家,以及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而这个里面,同时也作为国学之根本的古代文化与学说(尤其是其中贯穿中国历史数千年的部分)则是重中之重。真正让心系民族血脉传承与广大的知识分子挂怀的,也就是这一部分,因为这种精髓曾经让中华民族那么伟大和深邃,今天也不能因此而出现断层,并被青少年淡忘!

 

而《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正是在这方面下了苦功,做足了备课,精致地完成了他们的伟大工程!看过《学堂故事》后我们发现,这部影视剧在做传统文化之渗透方面不漏声色,正所谓精致创作、八分快乐,两分启发,真正做到了一般很不容易做到的“寓教于乐”!这部剧在传统文化切入的整体编排上非常用心,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在快快乐乐的欣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思考,并让自己的一系列启发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形成一个昂扬向上的心理氛围,充分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之中!

 

当我们回忆起我们的童年时代,总有那么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成为永恒的记忆,而一些故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永远的启迪!有人说,今天的中国青少年会成为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垮掉的一代,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将缺乏源自传统文化的部分,他们所崇仰的价值符号、英雄人物,将不会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祖先的价值!真的会如此吗?当我们看过《学堂故事》系列剧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点点心理变化,是的,我们会质疑的,我们会觉得,这真的是属于我们的孩子的精神盛筵啊!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吸吮着来自我们民族文化最优秀部分的营养长大呢?让他们在长大后能够说:那些年,我们一起,在《学堂故事》中学习传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