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格”等词太低俗 怎么治

(2015-10-16 19:45:26)
标签:

网络低俗语言

治理

时评

分类: 时评

    10月15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公布了2014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网络语境中孕育出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然而,部分互联网新词如“草泥马”、“屌丝”、“逼格”等,造词格调不高、品位低下,却被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表示,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人把关”的特性,网络低俗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戾气,网络低俗语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2015年10月16日 中国日报网)

   

    今年6月份,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玛”位居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第一位,屌丝、逗比、你妹、草泥马、我靠等榜上有名。从数以亿计的原发微博提及量来看,低俗语言已成为互联网“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对之听之任之,“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那么,网络低俗语言又该如何治理呢?

 

    其实,让网络低俗语言消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今的“敏感词过滤”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既然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人把关”,那就“派人”把起关即可。然而,要把好关首先就要对捉拿对象“画影图形”,以防它们“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过”。因此,笔者认为,对网络低俗语言的认定及相关细节的考量才是问题的关键。

 

    什么是低俗语言,什么不是低俗语言,标准很难把握。如果硬性指定,难免就会伤及无辜。比如像“土肥圆”、“矮矬穷”这样的词语,笔者认为它们都是“中性”的,不应列入低俗语言。但是,这毕竟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什么。低俗语言的认定应该由大家来确定。笔者认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就是个不错的办法,根据“排行”提出20个低俗语列为年度“候选”,最终经过网友投票来确定10个“年度低俗语”,然后择日对其“处以极刑”。或许,有人会认为笔者的“力度”太小,但这不在讨论范围。因为大家要是嫌10个“年度低俗语”太少,当然可以改成20个。

 

    筛选网络低俗语言并处以极刑,并不像笔者上述的那么简单。我们可以让“草泥马”、“屌丝”、“逼格”这样的低俗语“消失”,甚至可以把“撕逼”、“装逼”、“逼格”等系列低俗语一并株连。但有的低俗语却让人投鼠忌器,束手无策。如“你妹”、“你妹的”。我们总不能让“你妹去哪儿了”这样的正常语句没了“主语”,也不能让“你妹的头发好长啊!”没了“定语”。对此,笔者觉得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是先易后难吧。不过,“高手在民间”。如果哪位高人对此另有高招,还望不吝赐教。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天底下的“聪明人”海了去了。有人会用谐音给低俗语穿上“马甲”,有人会在低俗语中间打上斜线或横道加以伪装。对此,也只有“尽力而为”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减少网络低俗语言的“存量”时,也不能忽视“增量”的变化。

 

    “逼格”等词太低俗,怎么治?做,就比不做强!但愿,您今天在笔者文中看到的“低俗语”早日成为“曾经”,成为“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