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正式履新环保部部长仅48小时的陈吉宁举行了媒体座谈会。他在现场回答了新浪网等媒体关于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的回应:陈吉宁表示,昨天晚上他也完整的看了这部纪录片,今天上午给她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打不通,就给她发了短信。陈吉宁表示想向柴静表示感谢。(2015年03月01日新浪新闻)那么,环保部长为啥要向柴静表示感谢呢?
其一,柴静干了环保部的活。
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在短短的10个小时内,播放量达到5000万次,掀起了社会大众的讨论,无疑为科普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起到了巨大作用。说白了,其实就是柴静为环保部干活。更何况效果如此良好,且自掏腰包,没花环保部一分钱。环保部得了如此大的“便宜”,岂有不感谢的道理?
其二,柴静说了环保部的话。
与其说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健康的视角来唤醒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倒不如说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说出了环保部想说却不好说的话。对于环保部来说,一方面是公众对“蓝天白云”的强烈诉求,一方面是工作中“有这个义务没这个权”的尴尬处境。而在《穹顶之下》中,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说出了环保部的“心里话”,可谓是为环保部一洗“冤屈”,当然很值得陈部长的敬佩。
其三,柴静帮了环保部的忙。
尽管这或许并非柴静本意,但在《穹顶之下》中柴静运用“和国际接轨”的老办法,“巧妙”地让环保部“大权在握”,与工商、税务等权力部门“平起平坐”。虽然说柴静的“建议”“上边”未必采纳,但有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提提,总不是什么坏事。
其实,环保问题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公众健康”问题,更不是什么“该谁管不该谁管”的问题,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中国环保的现状窃以为有关部门比柴静知道的多得多,这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不要以为笔者说这些话“冷血”。试问,吸烟有害健康为啥不关闭卷烟厂?APEK蓝无法持续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务之急还需“上边”痛下决心、做出取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把它执行好。
特别推荐——“网络热词”为何难倒女翻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