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学生咋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2014-12-01 21:46:24)
标签:

青年学生

艾滋病

高发人群

时评

分类: 教育

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而网络交友成为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疾控专家表示,中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为主,更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针对青年学生、男男性接触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人民网2014-11-30)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众所周知,艾滋病主要以性行为为传播途径。以往,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那么,我国15-19岁青年为何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呢?
 
    最近一个雷人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事情起因是一对男同性恋当街发生争执,其中戴小红帽的男同性恋向警察抱怨到:“他把我叫过来,搞都搞了,连一百块都不给,这种人好恶心的,好坏的!”“小红帽”尖细的嗓音和雷人的言语着实让人忍俊不住,而笑声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正是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的主要原因。
 
    上述两位“基友”毫无疑问是网上认识的。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网络交友为这些人提供了相识的平台,已成为此类人群感染病毒主要推手。据统计,今年以来青年学生感染增幅高达51.4%,15到19岁的学生每年新报告感染人数都在上升,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已经成为传播艾滋病毒最危险的人群,其发病密度达到每年4%,可以说网络交友“功不可没”。
 
    青年学生的“年幼无知”同样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学生感染者中,并不都是大家认为的‘坏孩子’,很多中学生纯粹是因为好玩、好奇,在搞不清性取向时发生了男男性行为。当然,也有一些年龄较大、喜欢男男性接触的人通过网络结识他们,在教会他们这种性行为的同时也把病毒传染给他们。
 
    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当然也是原因之一,真不知道这种宽容是进步还是悲哀。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性教育在中国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无论在学校还是从家长那里,孩子们都难以得到正面、准确的性知识。因此,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应关注他的健康。
 
    其实,把责任都归咎于网络交友这样的外部因素上是十分偏颇的。增加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才是让孩子们远离艾滋的当务之急。虽然《艾滋病防治条例》要求高校、中学等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但在多数学校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校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是校医兼职,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还需提高。
 
    有人建议将艾滋病知识列入中考文综内容,以提高学生普遍的知晓率,这固然是个好主意。但笔者以为,“领导重视”才是关键。因为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办法,但离开“领导”我们将“一事无成”。
 
             青年学生咋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网络红人“小红帽”就是“基友”里的“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