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正式开幕。有些让人遗憾的是,业界一致认为在《胜利》一片中表现“极为出色”,此次有份争夺影帝的黄海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现身本届上影节。但上影节组委会接受采访时直言,评委对黄海波表演的评判“不会受到艺术以外的事情干扰。””(2014-06-12
沈阳晚报)
“对黄海波表演的评判,不会受到艺术以外的事情干扰。”上影节组委会对艺术的“忠贞”着实令人“感动”。据资料介绍,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的。按照现下流行的“领导怎么说,我就这么做”的官场规则,莫非这组委会的“意思”就是上海市政府“意思”?如果上海市政府真是这个“意思”,那就太有“意思”了。
有道是“德为先、艺为本”。德艺双馨不仅是艺术家无上的荣誉,更是艺术家毕生的追求。人类文艺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经受住人民群众检验、又给予人民群众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的作品,才能成为隽永之作;只有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艺术才华的文艺家,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推崇的艺术大师。因此,良好的品德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绝非什么“艺术以外的事情”。公众对演员品德的要求,更不是什么艺术以外事情的“干扰”。
按照上影节组委会说法,嫖客成影帝无可厚非。那么,妓女变影后是不是也就理所当然?假如有一天,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台上站满嫖客、妓女、瘾君子,那“碎一地”的“节操”又情何以堪?
黄海波嫖娼不仅仅是私德问题,更是违法行为。推举一个嫖客当影帝是对艺术的“强奸”,推举一个罪犯当影帝是对艺术的亵渎。我们不禁要问,在当前大力弘扬正能量的大背景下,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官方主办的电影节,却以艺术之名,公然挑战道德、法律底线,究竟意欲何为?

黄海波新片《胜利》入围主竞赛单元(图为剧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