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易建联中国训练营职业篮球 |
这是我对「薪火阵营-易建联篮球训练营」的最后一篇,有些杂感,不吐不快。
●中国的基层教练,需要更多进修管道
在我询问很多球员对于原来学校教球的球队,与在训练营里的教学,有何不同时,得到最多也最共同的回复,是「训练营教得比较细」、「学校比较重视体能,但训练营教技术比较多」…等等。所谓教得「细」,从某个层面上,可以体现中美篮球教练在教基层球员时的态度。
我一直听过一个「谬论」,就是中国篮球应该走向欧洲风格,还是美国风格的问题。我之所以称其为「谬论」,是因为其问题根本就问错了,难道篮球比赛中的基本动作,还有分欧洲版跟美国版吗?再者,就算有风格上的差异,也只存在中国国家队的路线而已,对于基层篮球而言,学那个,根本没有差别。所以除了国家队可以考虑请欧洲还是美国的教练外,其他层面的篮球,不存在这个问题。
而中国的基层教练,是该需要有更多进修管道的时候。我不以为他们不肯学,而是各地篮协是该组织一下。中国不缺篮球人才,缺的是把人才弄成才的环境跟教练。而这件事,不能只靠职业队去做。今年我在Nike亚洲训练营,看到有教练研习营,我认为这是好现象。而现在有许多运动品牌也在做篮球训练营,在此同时,请一并的给中国的基层篮球教练有向上学习的机会,而非总是照颁「三从一大」死练。因为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同了,外面的篮球世界也不同了。
●草根篮球的出口
这次易建联篮球训练营里,我自己是看到了一些好球员。但他们未必能有机会更上层楼,就是以「业余身份」来到这里,感受一下「职业式」的训练是什么样子。而在此训练营中,有好些球员未来可能打CUBA、有可能上到某职业球队青年队,虽然大部份的人仍将继续是「草根篮球」的一员,但他们爱篮球的心,一点都不输给专业球员。
那么,怎么让这种「草根篮球」的火苗继续烧下去呢?答案,绝对不是职业篮球。
中国职业篮球队的数量,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饱合,再多,那个水平跟素质就会出问题了。但是相对于职业篮球,校园篮球一直推广不开—尤其是高中篮球。CHBL勉强算是个还可以的高中篮球联赛,但是那远远不够。
我从来到北京这将近三年来,一直觉得高中篮球有它的市场跟火爆的潜力。美国可以,甚至日本、韩国、台湾都可以把高中篮球联赛搞得风风火火,只读中国做不到,令人百思不解。其实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做火高中篮球,如此大的篮球人口基数,没有道理达不成。即便要打全国赛的条件没那么成熟,在一省当中,或是几个市联合起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也鼓励,训练营里的某些出色球员,你们如果可以好好打,真想进入CBA,那么边读书、能进入CUBA,也是条出路。打职业赛的前景未必都是美好的,未来CBA球队会有更多会从大学招兵买马。就算真打不成职业,拿个大学文凭也比什么都没有好。我并不希望,为了打球孤注一掷,就连学业都荒废了。如果可以好好的利用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在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们会发现打球跟学习并不是一定冲突的。
祝福你们,所有从易建联篮球训练营走出去的成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