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篮球体育世锦赛cba姚明中国 |
姚明已经确定无法参加世锦赛了。这是意料中事,上回与姚明见面时,虽没问他,但看也觉得他应该不会出战世锦赛。没有姚明,中国男篮在世锦赛的前景不言可喻,重点就在于他们该用什么心态面对今年的世锦赛。
●据姚明自己说,他现在是340磅重,至少要减至300到310磅间才能打球。等到他伤好,然后还要有个减重的过程,要赶世锦赛前的集训可说是不可能的。不要忘了,姚宝宝也差不多是在七月间出生,姚明要是为世锦赛而不在家照顾孩子与妻子,那恐怕老婆会不高兴了。综合以上两点再加上伤势的恢复状况,姚明不打世锦赛根本是早就该想到的事。
上届有姚明在,那时应可算是姚明在体能与技术都在上升阶段的时刻,也仅止步于16强。因此姚明完全不须冒险参加世锦赛,即便勉强参加,也不会有好结果。不要因此批评姚明的选择,他在NBA可以出人头地,比起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争什么十六强、八强要来得更有意义。
●中国篮协应该也早知姚明无法打世锦赛的事实,虽不能说出「放弃世锦赛」这五个字,但是即使要放,也应该要有一个「目标」。如果「目标」是磨练其它的球员,而把「终极目标」放在2011年的亚锦赛夺冠、打进2012伦敦奥运,那么中国队必须要有个整套的计划。
●所谓「磨练」并不是选了一堆年轻人出去当炮灰,就能起到磨练的效果,如果没有一套缜密的训练计划跟比赛目标,其结果会比东亚运还凄惨,不但经验学不到,还会被打到自信全无,这一点相信篮协不会不知道。说难听点,就算要当炮灰也要死得其所,而不是白白阵亡。因此制订比赛目标与计划,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是关键。
●姚明不打,也不能保证包括王治郅、易建联等人一定会打。换句话说,中国队的换血工程必须在今年进行,尤其是在内线长人的替换上,必须找到替代人选。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艰苦,但必须去做,因为你不能预期2011年姚明会出现在亚锦赛上。而王治郅也已经打了这么久了,易建联会不会再出什么状况,也都是天晓得的事。中国队的新陈代谢是势在必行,而且替换的幅度,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念着平衡地域来选拔,而是真正找出有潜力、又有心想打的球员。
●球迷与舆论也不要抱着「未战先败」的想法,关键是球员与教练更不能抱着这种想法。先预期会被打爆打惨,那球还怎么打?弥漫失败主义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状况,就算是知道会输也又有目的的去输,这才能真正的达到「磨练」的目标。
由于要准备世锦赛,CBA球季已经做出牺牲了。虽然我认为缩短CBA球季而迁就国际赛是件很愚蠢的事,但既然都已经这么做了,也没有反悔的理由。只希望世锦赛上中国队的表现,能让CBA的牺牲看起来有这么点效果,否则就是连着联赛跟国际赛一起葬送,中国男篮为备战2008北京奥运所打下的基础将几年之内将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