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
(2025-04-28 19:52:41)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小小说 |
卫华县教育局局长司正国这两天眉头紧锁,寝食难安。
卫华县第九中学校长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九中作为全县唯一的全封闭寄宿制初中,两千多名学生和近二百名教职工每日在此学习、工作超八小时,校长之位空缺久了,校园秩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按理说,迅速下发任命书,安排新校长上任,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可对司正国而言,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却成了横在心头的巨石。
虽说司正国担任局长还不满一年,但他早已深谙体制内的用人规则: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轻易变动人事;即便调整,也需通过组织推荐或竞聘上岗的流程。而眼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想让自己的 “意中人” 顺利上位,都困难重重。
司正国紧急召集局领导班子开会商讨对策。会议伊始,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关于九中校长人选,大家觉得谁比较合适,简单说说推荐理由。”
分管人事的崔副局长扶了扶金丝眼镜,率先说道:“我推荐史春明。他在副校长岗位上历练了五年零七个月,去年主导的‘青蓝工程’成效显著,成功培养出三位市级教学能手。上季度民主测评,他的满意率高达 92%。论资历、论实绩,他都是现成的‘接班人’。而且他扎根九中十多年,对校园的角角落落都了如指掌。”
“史春明确实在教学管理上有一手,” 分管教学的副局长裴大伟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笔帽划出一道银色弧线,“但魄力稍显不足。我更看好局教研室主任黄文泰。他主导的‘项目式学习’改革,让实验中学升学率提升了 8 个百分点。九中这种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正需要他这种敢于创新、能将新课标理念深度融入教学的‘闯将’。他撰写的《分层作业设计三十例》,现在还摆在我办公室呢。”
工会主席何建同拧开保温杯,氤氲热气模糊了镜片。他用指腹抹了抹杯口,说道:“二位推荐的人选各有长处,但咱们不妨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些。我认为河下镇中心学校校长孟保才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曾带领濒临撤并的镇中心学校,逆袭成为乡村教育示范校。他推出的‘家校夜校’,让 32 位留守儿童家长每周三晚上风雨无阻到校听课,成功将辍学率从 5% 降至 1.2%。这种能把‘土办法’变成‘金点子’的实干家,说不定更能契合九中学生的实际需求。”
办公室主任刘俊平也补充道:“华利军校长也值得考虑,他…”
司正国认真聆听着众人的发言,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暗自思忖 —— 四位被推荐的人里,有他属意的对象。待众人说完,他语气沉稳地说道:“大家推荐的同志都很优秀,但九中校长一职只有一个。事急也得稳办,特别是用人问题。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咱们选人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德才兼备的同志选拔到关键岗位上。作为局领导,我们更要提高政治站位,以严格标准和规范程序推进工作,选出最适合的校长人选。我提议,把这几位人选上报纪检组姜组长,让他严格把关政审环节,之后我们再进行综合打分,确定最终人选。”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通过了司正国的提议。
次日,九中校长人选公示出炉,孟保才赫然在列。
办公室里,司正国独自拨通了电话,压低声音说道:“都办妥了,放心,全程都是按程序走的。史春明年初因提供虚假证明受了行政处分,黄文泰近期违反规定组织低年级纸笔考试,正处于诫勉谈话期,他们俩个政审不过关直接被刷。华利军在校级岗位任职才 28 个月,没达到三年的硬性要求。算来算去,就小孟条件最符合,顺理成章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