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落败的秘密——访中网创业总经理房军

标签:
中网创业房军杂谈 |
分类: 企业 |
企业落败的秘密——访中网创业总经理房军
http://s12/mw690/63517a28g7b6584cebadb&690
房军原是做飞行器的。
因为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数学专业的他,才一脚踏进了计算机世界。
企业落败的秘密
这些年来,岁月流水。无数的人和企业从身边走过,见过了太多的是是非非。不同的时期,总会有不同的企业遭遇发展的瓶颈。房军告诉笔者,他亲眼看见,一大批传统企业,抓住了千钧一发的时机,毅然通过技术变革,走出了困境的深渊……但是在走出企业的周边,却布满了奄奄一息企业的尸骸……
其实,困难就是一道槛,任何企业发展,都必经一道一道这样的槛。但为什么现实中,倒下了这么多,这么多曲折和起伏……创业初期,房军就决定率领自己的团队,四处实地考察。房军告诉笔者,他们挑选了一批重点区域,一批典型行业,进行游学。他们专心寻找破产或者濒临破产的企业。一旦发现这样的企业,他们会努力找到他们,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与企业员工交流……
最现实地,遭遇了太多催人深思的故事,太多离奇曲折的遗憾,太多触目惊心的酸楚……很多时候,令人一阵阵毛骨悚然……很长一段时间,几近乎一个蜕变或者一种涅槃,自己以及自己的团队都深受震撼……
或许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感受。稍稍迟疑,房军说,无数企业落败,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他认为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没有创新……换句话说,创新停转之日,就是市场丧失之时……
没有市场的企业,充其量已是一具行尸走肉!
解决人才问题
经历了很多之后,沉静下来,他们的定位就非常明确了。咬定前沿技术开发,这成了房总最坚持的方向。有了方向,需要人执行。尤其是初创型企业,一旦高速发展、人才问题显著,高级人才尤甚。这不是一天两天,这是将伴随企业终身的一块沉疴……
怎么办?
方总给了一种经过实践的方法。区别于组织构架都非常完善,培训管理已经系统化的成建制大型企业。对于初创型企业而言,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方总说,他们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比例控制在一比三或者一比五以下。一个月后,交叉带,防止拉帮结派。
这种方式,比那种先培训或者试用,再上岗强很多。尤其是小企业,如果花钱培训员工,往往就是,培训完毕,人就走了。职场的冷酷,只有那些历经过痛苦的人才会细腻地感受……
防止企业内讧倒塌
一个企业,好不容易,立了起来,开始收支平衡,挣钱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企业倒了。很多时候,直叫人莫名其妙,简直心里头窝火,事情毫无道理。而且这种事情,不在少数,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一位企业家曾经跟笔者说过这样一个事例。他去过一个咖啡厅,见过一个团队。第一次去的时候,这个团队几个成员,相互间都是大哥、二哥三哥相称,女的称大姐、大妹的。尽管有点中国江湖传统的哥们义气,但是一时间,五个人亲密无间。走近的每个人都感觉到他们实在是好。之后,又去了一次,没有问题。第三次去,是三个月后。发现,他们之间四分五裂了……甚至谁也不愿意再搭理一下……”
方总告诉笔者,太多了。许多团队创业的三~五年,相互间关系挺好,一旦挣钱,甚至开了分店,往往接下去就会闹,直至分崩离析。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创建公司不易,公司发展更是需要倾注心血,如何在有所起色的时候,避免内讧,避免反目成仇、分崩离析……对于很多青年创业者来说,可以借鉴的很重要几点经验,首先,就是一开始就要协议好,创始人始终不能离开总公司,任何其他扩张的分布点、分公司,交由职业经理人经营。其次,财务分明,权力和义务分明,尽量以合同或者协议形式存留档。这样做,一开始是有点微妙,或许还多少有点尴尬……但是将来,会避免许多更尴尬、更难堪的事情……
与房总面对面,认真地听房总的说完话,很感动。尽管这些年来,发生了太多的革命性变化,但是成功追随有心人。或许一种凝练透骨的魅力,正从他身上源源不断地散播出去……
首发:http://www.zgkjzx.com/html/cytz2/cy/2012/1229/11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