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心脏的人——记宣武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东
(2012-02-07 18:22:35)
标签:
徐东澳大利亚宣武医院心脏外科《老年医学》杂谈 |
分类: 企业 |
修补心脏的人——记宣武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东
今天的外科,已经进入了用一片柳叶刀真实对话一颗跳动着的人“心”时代,宣武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东就是这样的一名修补心脏的人,屡战屡行的真实天使。。
一、曾经是一名速滑运动员
白衣、短发、国字型的脸上架一幅眼镜,这就是徐东。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位精神抖擞的主刀,年少时,竟然是一名职业速滑运动员,并且时间不短,用他自己的话说“干了六年。”当然这仅仅是那个特殊年代留下的故事,当高考恢复,徐东即刻就站上了决定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
当时许多人不懂,为啥高出工科一百多分的徐东要选择学医。其实这主要源于他从事心脏研究的母亲熏陶,更是他自己内在对于那颗一辈子跳动着的人心的执着与追求。
做运动员时永不言败的徐东,以一种更加顽强的意志,闯进了医学漫长的长征中。先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完成了五年系统扎实的专业学习,随后毕业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脏外科工作,接着又以优异成绩师从国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夏求明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正是在这里,徐东有幸参与了国内领先的许多心脏临床工作,包括参与最早的心脏移植工作,曾经创造了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移植病人国内存活时间最长的佳绩。这些实践,使得徐东如虎傅翼,在心脏学的道路上突飞猛进,愈加精湛。
二、自个给自己换导师
1994年,机遇又一次降临。徐东一路通过了黑龙江省的初试和北京复试,带着去学习国外先进心脏移植术的国内学校、医院的瞩望,留学澳大利亚。
然而前方的道路总是波澜起伏的。作为一个矢志于心脏外科的医生,徐东留学的导师却是一名做动物心脏移植实验的日本人。经过慎重思考,徐东毅然决定自个去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院,找到了查尔斯王子医院,请求国际著名心脏疾病专家Mark O,Brien , Grag Stafford 等接受自己做研究生。
令人欣喜的是,查尔斯王子医院的导师同意了,而且不仅答应了他不做动物实验,还让徐东自己选择了人的大血管瘤的课题。第二天就帮徐东注册了医师证,还主动协调了徐东原来导师的关系,后来还让徐东接手了导师自己一个国家心脏基金做血管瘤的课题。一边做课题,一面做临床,徐东的留学生涯才真正开始了。
徐东的新导师独特而严谨,第一项就是找了一百篇文章要他独自读熟,自个弄清楚知道这个课题在做什么,全球都谁在做,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大问题。
在不断地摸索、沟通中,徐东接受了冠状动脉外科、大血管外科、婴幼儿及成人先心病外科、心肺移植外科手术等等的系统训练。在研究马凡氏综合症时,徐东发现了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一个基因突变,并因此开始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最终完成的博士论文在世界范围内首先阐述了胸主动脉瘤家系全新的遗传基因突变位点观点,广泛引起学者同仁的注目。
如果说鲁迅有藤野先生,那么徐东就有他的查尔斯王子医院。这也许就是徐东执着人生留学生涯获得的最为真切的一份鼓励。
三、拒绝国际护照
因为出色的工作,徐东博士毕业后,导师告诉他已经拿到了一本国际护照,只要他愿意,可以为他写推荐信去任何一个国家。
但是徐东有自己的根,他拒绝了导师的好意,毅然回国。在留学大潮的今天,也许如他所说,“没有一颗中国心的人,很难理解这种中国结。”
徐东不仅把所有的东西、资料都拿回来了,而且也将自己学到的怎样严谨的做学问,做临床,做医生的精髓带回了自己的祖国,去扎根发芽,去身体力行地传播。
有了金刚钻,还得有瓷器活。
1999年,学成回国的徐东,很快成为我国心脏原位移植最年轻的医生之一。先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职,在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等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年后调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外科。他紧盯着国际心血管外科发展前沿,在心衰、房颤的外科治疗、心脏手术围术期脑血管病变的评估和处理、瓣膜疾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房颤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目前徐东教授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务,多次参加北京市、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组织部、包括首发基金的研究项目,并进入国家十二五,参与并承担了973等重点科研项目。主编了《腹主动脉瘤与马凡氏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态性研究》,参与编著了《实用心脏手术学》及《现代冠心病外科治疗学》、《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老年医学》教材,累计发表论文 3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获得性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手术、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等方面更是赢得了广泛的口碑。
对徐东而言,也许多年前的那个速滑运动员是远去了,但是这些年来,坚毅的他在国家巨大的资源平台上已经驰骋出了自己一片广阔的天地。
四、心脏病患者的福音
有一个湖南的小女孩,父母很穷,大学毕业后,因为呼吸不好抢救到呼吸内科,最后到了徐东所在的心脏外科,这时候她已经偏瘫了。查明原因,她的心脏患了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就是在心脏瓣膜上长了细菌,而且这些细菌会不断掉下来,运输到脑子上就导致偏瘫了。徐东给她换了一个生物瓣膜,并对她说,给了她20年时间,去谈恋爱,去结婚生子,20年以后再回来做第二次手术。她的病回复的非常好,仅仅过了一年偏瘫就好了。这已经不仅仅是生命的奇迹。
还有一个刀扎到心脏的新疆人,当时刀尖把他的心脏穿了一个一厘米多高的裂痕,而且他没有一分钱,当他来到徐东所在的心脏外科时,医院考虑了,徐东的心中也不求他给什么回报,推着带着刀的他,直接就上手术室了。结果他活下去了。实际上,徐东的心脏外科每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还有一个心肌梗的病人,在最关键的一步被及时救活了……
救人于一线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徐东还远远不满足。不仅发起成立了宣武医院心脑论坛,定期进行专业交流,还倡导了病人数据库的建立。并且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他根据实际情况,于2008年整合了心脏专业资源组建了心脏中心,打破了各学科专业壁垒,心脏内外科一个团队,接待病人一条龙服务,常常给病人知情权,结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大大减少了各种检查预约时间,使得各种资源配置趋于更加合理高效化。
而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一站式服务确实让老百姓受益。徐东说:“有情况,我们的内科外科医生一起去,常常是超声队伍,内科队伍,外科队伍在有条不紊、分工协作、通力合作。曾经有一个瞳孔放大、心脏停跳的病人,硬是被我们及时救治过来了。”
而作为一个心脏病医生,亲眼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见惯太多阴阳两隔,明白就如一个在死亡阴冷的疆域里驰骋的人,分秒必争与死亡竞争。也就是在这么一个生命常常悬系于一线的地方,徐东成为了国内广大心脏病患者的最大的希望所在,也往往成了患者的福音。
五、与病人友谊地久天长
徐东说:“一个病人治愈健康出院后,往往他会记住我,如果是个孩子,他会告诉我,他上大学了,他结婚了……听到这里,我非常欣慰。而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有的人二十几年过去了,还记得你……这是一种任何物质都不能替代的东西,非常真纯的,没有丝毫做作的。”
在徐东大夫个人网站上,很多感激他的留言,有人更是写下“给了我再一次生存的机会,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的留言。绝大多数咨询都是求助治疗、手术的留言,甚至还有附带有病历、检查、化验单的问诊求助。对于这些咨询徐东都一一作了中肯的回复。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名求助“现在7个月女婴先心病,用作手术吗”的咨询,徐东回答的非常详细,最后还在嘱咐对方因此一定要定期随访,根据孩子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还有一名咨询者,徐东回复“如已行心电图和HOLTER检查明确房扑……我帮你加号安排!”……
其实生活里的徐东也是一个因为女儿一句话,就把手机屏保设置成 ‘今天你戒烟了吗?女儿’的温馨的徐东。但是即使医生徐东不多的微博,也大多是告诉世人如何具体防范疾病的、提高生活品质、追求幸福的发言……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亲情之外,与纯洁高尚的师生情让世人感动不一样,绝大多数被治愈的患者,却只是默默散布在这个广袤的世界各个角落里,往往是在最独自的时刻才从心底最真诚地回忆起那些治愈自己的品格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