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唤醒经验,构建新知—《认识公顷》听课反思

(2019-10-26 13:47:30)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9-2020第一学期反思

唤醒经验  构建新知—《认识公顷》听课反思

宋老师执教的《认识公顷》是一个大面积的概念教学,是概念教学的“扩展”,是学生已经认识的一面积单位的扩展,宋老师的课堂一如既往地扎实有效,同时有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值得学习!

一、努力之处

1.唤醒经验,真切体验。

公顷和、千米、吨一样,我们老师无法让学生具体地去触摸到他具体的大小,宋老师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极为熟悉的附中操场和大学操场来展开教学,把它们的面积作为新课学习前的初步感知,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公顷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宋老师做足了功课,结合身边资源,信手拈来,从而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的需要。

2.经历过程,构建新知。

为了让学生较好的建构对公顷的认识,课堂上宋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过程,形成体验,加深认识。认识公顷是一节概念课,它更多地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同时又带有探索的味道。当学生理解到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时,学生能够较好地体会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就是附中操场的面积。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故宫的面积、水立方的面积、圆明园的面积等,加深了学生对公顷的认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二、改进之处

1.忽视了小组研究的环节。

  课堂过多采用了学生独立研究的方式,应就重点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通过合力加深对知识的研究。

2.注重对家乡的了解。

教师充分利用了北京名胜古迹的资源,但是忽略孩子们朝夕生存的曲阜的资源,比如三孔的面积、尼山圣境等的面积的认识。

宋老师的课堂成功地让学生感受体会到1公顷的实际大小,在头脑中建立1公顷的表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