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的天空
我的天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03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2015-10-08(集体备课3)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2015-10-05 15:49:49)
标签:

宠物

分类: 四年级教案

数学教研室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

 

四年级

主备人

参与人

 

备课主题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教学设计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2015.10.5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今后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教材分为了三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直接描述了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第三个层次,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操作口述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一年龄特点,应注重学生对形状的直观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新知。当然,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直观地描述线段和角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这就为我们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间合作的精神,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设疑诱导法、启发式谈话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1.线段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家用电器,你们认得它吗?

(小电筒的开关打开,对着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你知道这个小亮点是哪里来的吗?

学生回答。(这条光线就是从小电筒里射出来,然后照到了黑板上面。)

问:这条光线可以看做是什么呢?(线段)

2)问:它是一条线段。它有两个端点。那你能测量出它的长度吗?怎样测量呢?

2.认识射线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远方。

(1)师: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远方,你还能量出它的长度吗?为什么?

(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没有尽头、无限长等)

师:如果不受任何阻碍,想像一下,这束光线将会穿越天空,冲出云层,穿过宇宙……这束光线它长吗?手电筒的光源——灯泡我们就可以把它近似地看作一个端点,它射出的光线向外无限延伸,像这样的光线就可以看作是射线。

(板书:射线)

(2)师:现实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射线?(汽车灯、探照灯、太阳光等)

师:象汽车灯、太阳、投影仪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射线)

(3)师:现在你能说说射线是怎样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不可度量)你能试着画出一条射线吗       

3.认识直线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线段和射线,可是还有一种线在我们生活中很熟悉但却很不好找的,大家能猜出它是谁吗?

课件演示:动画延伸直线

师:那么直线又有什么特征呢(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2)电脑讲故事    

老师这里有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三个线朋友,看谁听得最认真,一下子就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来。在宠物王国里,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精灵,他长着长长的身子,能上天入地。只要他想到哪儿,他的头和尾就可以伸到哪儿。宠物国王对他烦透了!电脑出示提问:上天入地的      。有一次,当他在大海里捣乱的时候,国王命令鲨鱼咬断了他的头。使他成了一个拖尾巴的精灵。他又成了谁呢?提问:拖尾巴的      。虽然他只拖了一条长尾巴,可他照样可以上天入地呀。当他的头在天上时,尾巴就可以伸到地底下去,头在地上时,尾巴就可以伸到天上去。告他状的人太多了!国王没办法,一次当他在天上淘气时,国王命令老鹰咬断了他的长尾巴。这下,他成了有头有尾的精灵了。他又是谁?提问:有头有尾的            

看了刚才的故事,你能不能在纸上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并写上它们的名称?

4.比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下面我们开始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分组合作,团结探索。

(2)请每个小组把讨论好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3)选好代表在全班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

学生上台汇报。

师根据学生汇报再小结一下三线的区别。

课件显示:

线段:两个端点,可度量

射线:一个端点,不可度量

直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

师: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发现了这三种直直的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那我们来观察一下,他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课件显示(显示线段和射线从直线中截出来。)学生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直线里有线段、直线里有射线等。)

师(小结):直线里可以取出线段和射线,我们就说线段和射线可以看成是直线的一部分

5.拓展延伸。

师:根据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直线和射线都可以延伸,画的时候不可能画完。所以只需要画出一部分就可以了。那现在我们就来比试比试,画一画。

(1)师:请大家在纸上点一点,通过这一点画直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

师:我们来试试看,看你在半分钟内可以画多少条。一边画一边在心里数,你一共画了多少条.

师:看来半分钟里画的条数不一样,有的孩子画的快,就多画了几条。那大家想想,如果时间不限制,你可以画多少条?那说明,通过一点的直线线有多少条呢?(课件显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师:现在请大家在纸上点两点。大家猜猜要同时经过这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师;好,我们还是来试试。大家画一画。

学生汇报结果,课件显示结果。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二、认识角    

刚才我们都只是看到了一条单独的射线,现在老师变个魔术,让两条射线手牵手看看象什么?(课件出示)这种形状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吧?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角并画出一个角    

1)说说角是怎么形成的?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很关键?学生回答后老师在一点”“两条射线上做上记号(电脑上闪烁)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表示方法。   

a.通过电脑出示:你知道吗?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表示方法。

师:角的符号和谁长得很象?他们像一对双胞胎,可不能弄混了!你能区分吗?    

b.活动角展示:角可张大可变小

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还要给角编上号,如∠1。如果是角3,怎样写?    

三、应用反馈,实践创新    

1.填空:    

1)直线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

2)(      )是直线的一部分    

3)一条(     )长 5厘米    

4)从(     )引出(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判断:    

1)小明画了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

2)直线比射线长。

3)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    

3.游戏活动:    

模拟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我是四一班数学王国的节目主持人,请同学们在我的描述中抢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1)口诀:尖尖的头两条腿,可张大来可变小     

(2)猜谜语(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猜)。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无始无终(3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课件(话外音)

(静悄悄的深夜,被一阵争吵声打破了,我的作用大直线伸着长长的脖子说,我的作用大线段说:所有的图形都是我组成的,你们行吗?”“看把你能的,生活中我的用处多大呀射线冷嘲热讽的说。原来是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人在争论

谁的作用大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呢?)

 (学生回答)

师:对,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团结,团结力量大。

4.数角的个数。

分层要求:第1个图形学生自数,第2个图形同桌互数。教师巡视。

四、自我评价,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不满意,你认为谁的表现得最突出?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线段:两个端点,可度量

                          射线:一个端点,不可度量

                          直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