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5-03-17 (2.集体备课)笔算除法
(2015-03-16 20:02:25)
标签:
育儿 |
分类: 三年级教案 |
数学教研室单元集体备课
(第二单元)
|
年 |
三年级 |
主备人 |
|
参与人 |
|
|
备课主题 |
《笔算除法》
|
课 |
《笔算除法》 |
时 |
2014.3.13 |
|
教案设计 |
|||||
|
教材分析: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也是后面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算理,并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和估算。 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但本单元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学生而言,则是一次认知上较大的飞跃。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可以借助直观的想象,运用平均分的思路分析商的定位问题,而除以整十数的除法,则往往难以借助直观的学具进行分析,这时,商的定位则完全需要对算式各位数字意义理解的基础,才能进行确定。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突出商的定位问题。它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2.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及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2.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算理与算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 尝试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4捆及若干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摘气球游戏。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一起到数学乐园中去游玩,在数学乐园门口,正在进行摘气球比赛,你想参加吗?如果你算对一道题目,你就摘得一个气球,看最后你能赢得几个气球?(出示几道除法口算) 问:先说出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问:你摘得几个气球?用手势表示出来,哪个气球没摘到就把你没摘到的原因告诉同位,请同位给你对症下药。 2.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通过努力,我们用智慧进入数学乐园。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带着这种“想知道”走进今天的内容。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跳绳活动的情境。 (1)师:同学们,课间十分钟是你们最快乐的时光,十分钟那么短暂,我们要把它过得既快乐也要有意义,所以我和于老师商量在我们班组织课间十分钟跳绳的活动,因为跳绳是许多同学都喜欢的运动,而且我们学校也会组织阳光跳绳比赛。 (2)老师调查到我们班有52个同学,其中有4位同学跳绳非常出色,所以老师聘请他们做技术指导,为了更好地组织活动,老师想把剩下的48个同学分组进行活动,我们既可以分成2个组,也可以分成3个组。 2.提出数学问题。 问:根据老师调查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问题1:如果平均分成2个组,每组有几人? 问题2:如果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有几人?(板书问题)等等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 领悟算法 1. 探讨48÷2的口算、估算和动手摆小棒的方法。 (1)列式。 问:如果平均分成2个组,每组有几人?怎么列式?为什么用除法? (2)探索解决方法。 师:48÷2等于多少呢?你既可以口算,也可以估算,也可以用动手分小棒的方法,试着算出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方法。 a.口算。问:你是怎么口算的? b.估算。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c.动手操作分小棒。 学生先操作演示。 课件演示,教师重点对分的过程做必要的说明。 2.探究48÷2笔算方法。 (1)学生试做,小组交流 师:请结合我们口算的方法以及分小棒的过程,你能用竖式笔算吗?自己大胆地试一试。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一会儿请小组推荐小老师上前面汇报。 (2)学生展示并汇报方法。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和质疑 (3)教师板书并讲解。 教师边板书边介绍方法。 (4)做一做55÷5 3.探究48÷3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如果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有几人?”这个问题。 (1)列式。问:怎么列式?为什么用除法? (2)动手操作分小棒。 a.师:请同学们用小棒再来摆一摆。(学生操作) 演示并汇报 b.课件演示,教师说明。 (3)笔算。 a.学生试做。 b.学生展示并汇报方法。 c.评价:其他同学评价、补充和质疑 (4)比较: 师:请同学们比较48÷2和48÷3这两个竖式在计算过程上有什么不同? (48÷2商2后,十位上没有余数,而48÷2商3后,十位上还有余数,笔算除法时,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并再继续除。) 4.总结计算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除了几次?笔算除法的方法是什么?(1)从哪位除起?(2)每次除得的商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3)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出示问题提纲,同位讨论) 小结笔算除法的方法: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老师将方法简要总结为:除数要先除高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小了商才准,仔细认真才算对。 4.看书质疑。 三、实践应用 形成技能 1.助人为乐帮小兔拔萝卜。 2.火眼金睛。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猜猜我是谁。 4.小熊猫分竹子。 5.巧摆火柴棒。 四、回顾反思 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这些知识都是同学们动手动脑共同研究出来的,真了不起!更棒的是你们还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48÷2=24(人) 竖式 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