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数学作业设计与批改标准
(2010-01-22 10:28:23)
标签:
杂谈 |
一、作业设计与批改的目标:
1.使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小学数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并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4.把完成作业变成愉快的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作业设计与批改的要求:
1. 作业设计: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应从科学的角度,根据不同年级的年龄特征适当布置。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五、六年级一般不超过三十分钟。作业设计与布置适时、适量,目的要明确,力求做到“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要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规定性作业:
同步训练。
(2)建议性作业:
一年级:①田字格:练习写数字。
②小演草:主要时训练课本上的典型练习题和教师补充练习的题目。
③作业纸及试卷。
二年级:①小演草:主要时训练课本上的典型练习题和教师补充练习的题目。
②作业纸及试卷。
三—六年级:①大演草:主要时训练课本上的典型练习题和教师补充练习的题目。
②作业纸及试卷。
(3)鼓励性作业:
根据学科和年级特点,设计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形式多样性、过程体现探索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的作业,比如观察、制作、游戏、调查、实验、数学日记、小课题研究等。
2.作业批改:
教师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严谨,力求做到“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每次批改有等级与日期,建议使用提示性评语或鼓励性评语,学生出现错题,大到做题方法小到做题细节能及时订正,不能出现错批、漏批、误批现象,要培养学生端正做作业的态度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批改记录要及时详细,写出优点、问题及对策,有实用价值。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巧妙设计并批改好作业,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