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复习课的尝试
《古诗词四首》教学反思
家长开放周了,新课学完,只能复习课了。课题选择了《古诗词十首》。如何才能把枯燥的复习课上出精彩?我着实思考了几天。六年级了,孩子们在杏坛经典、环境教育、品社等课堂上都能自如的备课讲课,语文课一定也能行!于是我想出了这个方案。可是那些课毕竟比较自由,孩子们根据课本内容随心所欲,有的甚至是灌输、读课本。要想让他们像老师那样遵循教育新理念来启发、引导同学,却很不容易。果不其然,简单指导之后,我认真修改了几个报名上课同学的教案。第一次试讲,有吕正、陶怡辰、周逸萱、陈艺嘉。都是在念教案,每个人几分钟就一首诗就结束了,教学思路基本一个样,这一点特色也没有啊!必须让几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各具千秋。第一个路子否决了,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课堂教给学生,其实主要思想还是老师控制,学生课上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指导。于是,我像自己上课那样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搜集资料。
复习课又不同于新授课,要有足够大的容量,既不能机械传授,又要方法新颖,形式活泼。对于这十首古诗词,我根据四位同学的特长确定了文学拓展、情景再现、古诗新唱、趣味诵读四种形式。资料、课件都是我亲自搜集制作,数次试讲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吕正毕竟是多年的班长,有丰厚文学积累,他主讲《七步诗》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姜昊宇、赵宇昂、石笑源的精彩表演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令人佩服的是,台词全部文言文,没有服装、道具,三人因地制宜,简设场景,那入情入境的语态、表情,抑扬顿挫的古文味,让台下的同学、家长赞叹不已。
或许是今天的观众比较特殊吧,接下来的陶怡辰、陈艺嘉教大家学唱歌曲《鸟鸣涧》、朗诵《芙蓉楼送辛渐》显得非常拘谨,课堂气氛也严肃起来。好在周逸萱的戏歌欣赏《江畔独步寻花》,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诗词境界。最后,我拿出自己的绝活趣味诵读,与同学们一起将简短的古诗词加入音乐节奏和韵律,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终于下课了,这节课,虽然是学生来上,可以比我自己上要累好几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