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的艺术

(2010-10-25 16:49: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教师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的艺术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  陈国珍

 师生交流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主要是肢体语言和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聪明的眼睛会说话,一个优秀教师在使用眼神的时候要做到八要:

     一要交流时间充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眼神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和感染。教师积极的眼神会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教师的眼神和学生的眼神接触的时间越充分,获得信赖、激发学生兴致的可能性就越大。据心理学家测试,这种接触时间应达到整个讲课时间的60%——70%。据此,教师要在课前充分熟悉教材与教具,课上尽量减少看书看教案的时间,板书也要侧身扭头不能背对学生,多媒体教学也要面视学生手往后指。如此一来,每位学生分享到的眼神注意就会增加,不但消除了隔膜,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交流,还可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还可传达更为丰富真切的知识信息,进而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二要交流面广

    教师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眼神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上课时,教师的眼神要与几十个学生的眼神都交汇,要有环视,有专注;有前有后,有左有右,有中间有角落;切忌双目望着天花板、望着讲义或窗外,不敢对视交流;要有深度,要有广度,同时不能偏视;教师不能偏视美的,偏视学科成绩突出的,尤其不能偏视异性学生,相反要特别关注弱势人员,不能不视任何一个人。

    三要交流次数多、转换快

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面对处于不同学习状态的眼睛,面对同一人不同时间的眼睛,教师要及时地从学生的眼神中发现其心境,并能敏感地抓住学生的情绪与精神状况,对学生进行管理,对教学进行调整。教师要时时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嘴可以少动但眼不能少动,人员审视的频率转换要快,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地表现出来,发挥眼神“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引导、教育作用。

    四要有爱

    不少教师有优美的文笔,却没有优美的眼睛;有诱人的衣着,却没有诱人的眼神;有华丽的饰物,却没有充满生机的明眸;进行了多次的美容,却没有进行心灵的修炼。在办公室和教室里,我们的教师给了学生太多的冷漠、轻视,甚至蔑视、冷嘲热讽,理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这种君君臣臣的长官作风下,受教育者逆反心理增强,爱心被扼杀,自卑、厌学情绪蔓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犹如洒向学生心田的温暖阳光,会赶走阴霾,融化坚冰。因此,一名好教师,真正的功夫是在课堂外。故我们不能只将精力放在教学程序、方法技巧上,而要把重点延伸至学生的心灵深处,要熟悉他们,关爱他们。为此,我们要禁止教师用轻视的眼神,要认真贯彻 “教育就是服务”、“学生就是顾客”的理念,要努力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情操修炼。

    五要公平

    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纯洁朴实的学生,他们有的家境富裕,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父母做官,有的父母是平民百姓;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普通学生;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乡村。他们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一致追求平等。调查表明,学生最反对的就是教师的不公,尤其是对父母做官、家长请客的学生“暗送秋波”、“网开一面”,对没有势力的贫寒子弟白眼相加、不闻不问。教师绝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人格,教师必须公正平等。

    六要丰富

    上课开始时教师要有这样的眼神:自信的眼神,热情的眼神:神采飞扬,热情洋溢;平等的眼神:不盛气凌人;坚定的眼神:不能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眼神游移,昏昏欲睡……

讲课中教师要有这样的眼神:观察的眼神:明察秋毫,谁在积极思考,谁在走神,谁没有听懂;询问的眼神:会不会,哪个地方没不明白;号召的眼神:大家都看黑板,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提醒的眼神、批评的眼神:你要注意了;赞许的眼神:OK,你很聪明,你做的对,你是最棒的,我很喜欢你;鼓励、鼓舞的眼神:没问题,不要怕,你能行,我们一起来……

   讲课后教师要有这样的眼神:慈祥的眼神;亲切的眼神;友善的眼神;感谢的眼神……

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使用这样的眼神:给被冷落、忧伤的学生一个温馨友爱的眼神;给生病的学生一个关怀的眼神;给失去亲人的学生一个悲伤同情的眼神……

各种眼神要灵活使用:要明确,要及时,能夸张,能眼观六路,能感人,要像《老残游记》中白妞的眼神一样,有魅力、有穿透力、有号召力。

    七要有技巧和艺术性

    优秀教师的眼神好比一根五彩斑斓的魔棒,吸引着莘莘学子的眼球,因为他们掌握了眼神的技巧和艺术性。

如果你想把思想传达给学生,那你就要眼睛明亮,炯炯有神,以示坚决;如果你希望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你就要投入热情,充满自信;如果你想和学生真诚地交流,那你就要充分地注视学生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如果你想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信任,那你就要和蔼慈祥,充满赏识关爱。

据观察,两人之间的对视最好是注视约五至十秒之后就转开二至三秒。注视时间太长会让人有压迫感,时间太短、视角频繁更换、飘忽不定,会让人感到心不在焉和轻视。教室里的注视最好是观看三至六秒后转移至另一批学生观看三至六秒,然后再转移另一批或再转回来。

教师的眼神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

教师要每天把眼睛睁大一点点。实践证明,教师每天把眼睛睁大一点点,就会使信心倍增,精神饱满,进而变得更加精明。

    八要了解学生的眼神

    孟子说: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离娄上》)这说明,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知道是喜欢还是厌恶。

    眼神是内心状态的晴雨表,瞳孔的大小、亮度的明暗、视角的俯仰、注视的长短、移动的快慢等等,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比平常大三倍;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人物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的眼神与学生的眼神保持“对话”,将全体学生的“眼神语”收集起来,形成教学反馈信息,从而对自己教学的正误深浅、快慢难易、详略疏密作出正确的判断。

学生上课时的眼神有:迷惑不解的眼神:没听懂;走神的眼神;思考的眼神;希望的眼神:希望重点讲解,答疑;否定的眼神:对讲课方式不满,不感兴趣。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眼神有:被注视突然视线移开,这样的人不自信;视线不集中,这样的人内向;视线集中在对方的面部且有光芒,这样的人真诚自信;相反,虚假。

    教师只有准确地读懂学生的眼神,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才能做更好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象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

             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而你并不露痕迹。

             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

             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

             哎~~友情天地,我满心欢喜。

    蔡琴的这首《你的眼神》告诉我们,爱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提示我们,眼神具有神奇的魅力。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一双慧眼,一双美丽传神的眼睛。

 

     本文发表于《天津教育》2010年第4期,与大家共享。(很大的心血,有点舍不得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7EN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