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风@得意

(2013-03-20 00:00:05)
标签:

技法

古诗

笔下

发青

细叶

分类: 民俗民风

春风@得意

 今天是春风节气,春者,春天也;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昼夜几乎相等,其后开始昼长夜短。

 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自古以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异彩纷呈、富有春意。

 春风是温暖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的诗句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也同样写出了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

 春风是柔和的。王俭在《春诗》中借花摇之状写春风之态:轻风摇杂花,便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之态。何逊《咏春风》中的两句诗: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前句从视觉角度着墨,写女子对镜用香粉扑脸,落下的粉末给春风一吹,便纷纷升腾飘起;后句从听觉角度下笔,写婉转悠扬的琴声,在春风的轻拂之下传送到远处,纵然只剩余音,也韵声不绝,缕缕可闻。将春风的柔和之态状写得惟妙惟肖。

 春风是忙碌的。方岳《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此诗写春风与花柳一路同行,为燕子衔泥做窝、蜜蜂酿蜜创造条件,又吹来潇潇春雨,且即时放晴。春风的忙碌,从传神的动态描写之中可窥见一斑。

 春风是通人性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是李白的诗句,写春风似乎知道人间的离别之苦,故意不吹柳条使之发青。在李白的笔下,春风多么通人性!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武元衡的诗句,写春风善解游子的乡思,为之吹送乡梦,在这里,春风成了多情之人。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的这两句诗,写春风仿佛知道“我”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而特意吹断了积雨,化无情为有情,写活了春风。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以写人的动作的词取、酬来写春风,使之有情感、通人性,与李诗、武诗和王诗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春风是神奇的。在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就像一把奇特的剪刀,可裁出柳叶、杏桃,以及众多的绿叶、红花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春风是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的象征,是给自然物带来新生的使者。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离离原上草”被野火烧了之后,让春风一吹又生长起来,既反映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又显示了春风的神奇力量。孟郊的诗句: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写春风吹得大地绿草越长越盛;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写春风所到之处,百草萌生,一片新绿,生机盎然,也都是对春风神奇力量的形象写照。

 古诗写春风和煦柔和,这是写实;而写春风通人性,似剪刀裁出柳叶等,则是文学中的移情现象。移情于春风,更可写活春风。古诗咏春风的技法,值得我们古为今用。

春风@得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