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一鸣
罗一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73
  • 关注人气:1,5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二龙抬头之福建篇

(2013-03-13 00:00:41)
标签:

农时

黄河文化

之福

稀饭

家有

分类: 民俗民风

http://s7/mw690/001OKvMwgy6Tf7IbUl8c6&690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下面就以福州和福清两地为例,说说我们家乡福建的龙抬头吧。

福州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二月二煮咸稀饭,主要是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储存了将近一个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经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将腐烂变质的时候了,节俭的家庭主妇就在二月二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饭的习俗就形成了。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节”热闹、规范的缘故。但是,二月二毕竟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二月二迎春游”是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的南曹村传统的民间习俗。福州道教福清江阴南曹桃溪胜境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的南曹村东侧。桃溪美称源自于唐初时期,现在的南曹村前有溪流自东而西通往大海,因溪岸两边长有茂盛的桃林,而称之谓桃溪。据《玉屿志》记载南曹村原以曹姓定名,因在金风寨之南,故称南曹。南曹村的二月初二日报恩寺桃溪境迎春神游甚为壮观,人们装扮成状元、榜眼、探花郎、文武百官,彩旗、腰鼓队、旱船、蚌女、十番、舞龙、舞狮参游人数众多。

    为了二月二迎春游的顺利进行,准备工作正月十五就开始。二月初一开始杀猪宰羊,下午开始朝佛斋敬,晚上全牲供神。据《淳熙三山志》记载,在南曹村门前山过岭报恩山有座始建于唐乾符二的“报恩寺”,在明嘉靖三十九年倭寇进犯遭掠烧,诸佛神像迁移至现在的桃溪胜境,固先斋敬诸佛。仪式完成后按户数分发接待初二来观游的亲戚朋友。二月初一日已经出嫁他乡的本村女子大多被接回娘家,参加观看春游,用完午餐之后将分发的“春饼”带回夫家让公公婆婆尝食,谓之“尝春”,意指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如有海外归侨回来过年的,必定参加完二月二迎春神春游后再远渡重洋,开创新的天地!这一天就是南曹村民众世代相传的“上元节”!

在这天本村的所有民家的婚嫁喜事具皆暂停,待本日过后再行举办。初一晚上就由理事会主任宣布翌日的春游活动的开始时间,初二早上分好供品,大家开始积聚祠堂,等待请神。吉时来临,古乐齐鸣开始了迎神仪式由族长和道士从祠堂开始请出祖宗香亭,槛轿到桃溪境宫庙接迎圣帝、妈祖娘娘等神像到祠堂汇集准备春游,在报恩寺、桃溪境的高照开道、仁圣大帝的彩蟠引领下,从祠堂出发开始沿着田间地头、海岸线迎春巡游,带有传统色彩和黄河文化的福建省福清市江阴南曹村“二月二迎春游”拉开了序幕。锣鼓喧天,锦旗招展,阵阵鞭炮声中,开始了南曹村中一年最为热闹的一天祈盼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荣昌盛的“二月二迎春游”活动是绽放在东海之滨的一朵奇葩。朴实的村民们以淳朴的情怀用古老传统的方式迎接着新一年的平安与丰收!

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

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http://s13/mw690/001OKvMwgy6Tf7JVRX68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