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它是一只健康的八哥,只要你在它小时候起就耐心坚持对它进行正确的调教与训练,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八哥鸟是都能够学会说话、放飞以及亲近人类的,是都能够给主人带来欢欣、喜悦与成就感的。人勤鸟好,贵在训小!就是阐叙这个道理!—题记
http://s13/bmiddle/634dacccgd34b6ff6ab3c&690
昨天,温州火车站二楼安检口,一位乘客将一只小鸟被装在手提袋内过安检,被安检人员发现。因为动物不能被带上火车,安检人员随即拒绝小鸟通过安检。乘客一怒之下将其砸死在地上。从外观判断,被砸死的是一只八哥。春运近了,希望旅客和管理服务人员都多一分冷静,少一分粗暴。
在我的家里,也养了一只八哥,那是它不小心落在我家阳台的,也许是累了吧。为了养活它,我买来了笼子,在阳台上给它安了一个家。养了一个星期后,我看它的精神状态很不错了,就有了给它自由的想法,之后,我打开了笼子,不再关上那扇门,可是它居然不走了。就这样,我就把它继续养下了。
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木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它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它们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八哥消化力强,食量较大,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籽、悬钩子等。
八哥通体黑色,粗看起来颇似乌鸦,但与乌鸦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八哥体形较各类乌鸦均远远为小,其次八哥喙足均为鲜黄色,在喙与头部的交接处有着明显的额羽,细看头颈部的体羽,黑色中有绿色的金属光泽闪动,覆羽和飞羽的基部均为白色,因此在飞行过程中两翅中央有明显的白斑,从下方仰视,两块白斑呈“八”字型,这也是八哥名称的来源,两块白斑与黑色的体羽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八哥的一个重要辨识特征;尾羽端部白色。
八哥是笼鸟,伶俐易驯,又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在我国也是独有的观赏鸟之一。自古以来就是王宫贵族公子王孙们的玩耍之物。在中国名著《红楼梦》中有八哥,影视剧《纪晓岚》中也提到八哥,美术家朱宣咸创作有中国画作品《红梅八哥》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都提到过八哥,八哥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有灵性的动物。家养八哥采用高大的八哥笼,多养雄鸟,从幼鸟开始饲养效果最佳。八哥喜水浴,常能在水浴时鸣唱,夏季每日1次,春季和秋季适当减少次数,冬季很少水浴。水浴时常将笼子放入盆中,盆内加清水,水深约至八哥跖骨上关节处,水温不能太低。八哥产于南方,生性怕冷,故鸟笼要有笼衣,夜间要挂在室内,不能挂在有冷风的过道口,冬天要注意保暖,晴天多让八哥晒太阳。
八哥羽衣不华丽,歌喉也不很美,但不怕人、聪明、善仿人言。有人惯养八哥为的是让它跟人玩,但多数人是为听其学说话。因而对雌雄选择不严格,关键是要以幼鸟开始饲养。但有人认为,八哥雌鸟比雄鸟更善于模仿。训练八哥学人语时,要选择僻静之处,早、晚空腹时进行。训练时首先必须培养鸟与人的感情,多与鸟相处,训练内容要从简到繁,先教你好、再见等简单词语,以后再教长一点的句子。训练时必须以食物为诱饵;训练人员口齿要清楚,吐字要准确、连贯。八哥学人语,吐字发音不可能象人一样清楚,故训练时,对其吐字要求不能苛刻,一旦学会第一句,以后便容易了。若采用已会说人语的八哥带教,效果更好。八哥学会人语后,人要经常逗其学说,巩固成绩。八哥毕竟是动物,学人语速度较慢,训练人员要细致、耐心,切忌粗暴,否则会前功尽弃。
八哥经过放飞训练后,能听从主人的口令或手势,主人走到哪里,它就会随着飞到哪里。放飞第一步是训练八哥进笼、上笼(架养时上架、下架),先在笼内不放饲料,让其饥饿,然后将饲料放在竹片上伸入笼内喂食,鸟习惯这种喂食方法后,慢慢移向笼门处喂食,让鸟站在笼门处,喂食竹片从笼背后伸入,使鸟头向笼内、尾朝笼外吃食,并将上述动作巩固几天。第二步是在关闭的房内放飞,放飞一段时间后将笼子移近鸟,再将竹片从背后伸入笼内诱食,使之跳回笼内。几天后就不必将笼移近鸟,以后便可飞高飞远了。八哥放飞时间不宜太长,放飞时不能喂得太饱。
八哥是一种非常逗人喜爱的鸟类,具有聪明、机灵、忠诚、有个性、善于模仿各种声音的特点。尤其是经过人工喂养调教的,能主动与人亲近、嘻戏、说话、甚至对话、放飞等等。给各位喂养八哥的朋友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与享受! 正是因为有众多的人们喜爱与喂养八哥。所以,自然也就产生了许多关于八哥在挑选、喂养、调教方面的百家争鸣。根据我自己几年来喂养八哥积累到的相关知识、以及综合参考众多成功喂养、调教者的宝贵经验,摒弃一些无科学依据,无实践与理论支撑,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八哥。以下是一些有典型代表的错误看法:错误看法之一:关于五白八哥:有些人认为,八哥鸟质量上乘和品质优良的标志首先必须是五白。错误看法之二:关于头窝八哥:很多人认为,头窝一定会比二窝、三窝的聪明,会说话。错误看法之三:关于碾舌: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至今仍有人执迷不悟。错误看法之四:关于树窝八哥与洞窝八哥:认为从这两类窝中孵化出的八哥雏鸟质量不同,认为在树窝八哥作巢的八哥要会比在洞窝作巢的八哥要聪明活泼,生存能力时间长。错误看法之五:关于玉脚玉爪与黑脚黑爪:有些人认为,玉脚玉爪的八哥要比黑脚黑爪(又称铁脚铁爪)的八哥聪明机灵、容易调训。类似上面的这些说法与看法,还有很多,但现实与实践都已经证明,其中有一些是确实没有科学依据,也无实践与理论支撑的,比如五白、玉脚玉爪、头窝八哥等观点:这就好像是人类生孩子一样。众所周知,同一父母所生出来的婴儿,有早出生几年的、有晚出生几年的、有身材高一些的、胖一些的、也有身材矮一些的、瘦一些的,还有皮肤白一些的与黑一些的等等。难道我们能说早出生几年的、高一些、胖一些、或者白一些的婴儿长大以后就一定会比晚出生几年的、矮一些、瘦一些、黑一些的婴儿有出息一些或者有成就一些吗?肯定不能这么说的。因为一个人有无出息与成就,与它后天的努力奋斗和接受的各种培养是分不开的,而与它先天带来的身体特征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搞清楚了这个道理,关于那些树窝作巢的八哥、洞窝作巢的八哥等概念就更好理解了,也和人类一样,出生在农村的与出生在大城市的人,其命运和他一生的成就与它的出生地并没有多少关系。
http://s12/small/634dacccgd34b742946f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