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和重要股东增减持自家公司股票,常传递出重要市场信号。过去三个月,大盘指数经历了一轮较深的调整。有关统计显示,在这一过程中,沪深两市高管增持减持均呈萎缩状态,减持尤其明显。而一些高管对自家公司估值发生严重分歧,有人大买有人狂卖。
过去三个月高管减持明显萎缩
东方财富网长期关注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对此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统计。自2007年下半年到现在,通过上市公司公告统计到的高管持股变动情况,均以减持为主,增持为幅,减持远远多于增持。这也与大盘指数一熊5年的局面有对应关系。
在过去三个月里,以股份金额计算的股份变动,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没有增加,但减持幅度明显下降,特别是8月份,截至25日,减持金额不到7月份的50%。(见图)
这一数据显示产业资本对当前股市的态度有了某种转变。
京东方A等上市公司产业资本“打架”
一些上市公司存在高管“角力”现象。比如广电电气,6月25日以来,这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商的股东之间,进行了反向操作:董事严怀忠分两次共减持了11897万股,占公司流通股的22.26%。另外三名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也分别减持了3.3万股至5万股不等,而董事ZHAOSHUWEN逆向增持了2510万股本家公司股票。
京东方A过去三个月被西南证券减持2.4亿股,而这些股份是去年三季度新进的,从股价走势看,这笔买卖铁定亏了,是割肉出局。但京东方的第四大流通股股东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增持了2.4亿股,同时期,北京博大科技投资增持了6亿股。以增持股份而论,这是过去三个月最大的手笔。
探路者被副总裁张成增持24万股、总裁增持11.7万股、副总裁韩涛增持6.7万股的同时,也被董事刘惠中减持约3万股。
ST股票被产业资本集中减持
从统计看,同一家公司内部高管股权变动“打架”的现象属于极少数。更多的情形是同一家上市公司高管集体减持或集体增持,其“步调一致”令人惊奇。
被产业资本减持最多的股票集中在ST股上。ST宝龙、ST当代、*ST鑫富均被多家股东抛售,每家股东减持数量从数百万股到1000多万股不等,奥维通信、奥拓电子、长江证券、天音控股、兴业证券、智飞生物、棕榈园林等,也被重要股东、高管大批减持。这些股票,在被减持的股份数量排行榜上,居于前列。它们的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也明显下跌。
被产业资本集中增持最多的股票除京东方A外,还有长江电力、广州控股、中国西电、中信重工、友好集团、南京中商、鹏博士等。山东威达被大股东分28次增持的股份总计达232万股。
怎样看待产业资本减持增持?昨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国联证券分析师金少华认为,减持不一定表示公司不好,但多位高管或重要股东同时增持,预示未来公司向好的可能性很高。南京证券分析师季永峰昨天表示,同一家公司有高管大买大卖,可能是因为权力交换,管理层人员变动造成的。深圳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认为,减持的情况很多,不好简单而论,但增持一定是好事。从历史上看,增持的资金越多,对股价推动的作用越明显,股价后市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越大。 ( 深圳商报记者
傅盛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