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教孩子四步曲 S.T.A.R.

(2010-02-22 06:00:48)
标签:

教育

育儿

管教

家法

棍棒

惩罚

分类: 养儿育女

http://s4/bmiddle/634c3e09g80245f115823&690S.T.A.R." TITLE="管教孩子四步曲 S.T.A.R." />
    前不久写了博文"孩童顺服训练---从零岁开始", 提到对孩子的顺服训练教导要从小开始, 为的是孩子可以一生都走在正道上. 但事实上, 孩子再顺服听话, 他也有叛逆的时候. 尤其是当孩子进了学校, 看到别的小朋友干坏事却没有受到管教, 回家会问父母为什么丫丫可以这么干, 为什么童童可以那么做. 虽然父母会告诉他们那么做是错的, 会有后果, 但因为孩子没有经历过, 有时侯就会在小朋友的怂恿下或自己心痒的情况下做了错事.

    在这种时候, 管教是必不可少的. 但父母该如何管教孩子呢? 是用中国传统的棍棒呢, 还是顺其自然?

    箴言书说的好: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管教你的兒子,他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

    上面几句短短的箴言, 却包含了管教的真正意义. 管教应该源与爱, 行在爱中, 目的是帮孩子改正错误以及将来不再犯错误. 没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么简单, 但管教的杖该用的时候也地用, 用的好会事半功倍. 

    朋友(他们可是培养出了两个名牌大学医学院学生)教给我们的管教四步曲S.T.A.R., 我觉得很好, 就拿出来分享一下: 

  • S. (Stop). 停. 在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 不要在1秒钟内就怒火攻心, 不分青红皂白就先给孩子一顿臭打. 人都是软弱的, 在怒气中的行为及话语也往往不理智, 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要发怒. 圣经上说的" 要快快地听, 慢慢地说, 慢慢的动怒", 就是这个道理. 一定要理智地听完事情的整个过程再做下一步的决定.
  • T. (Think). 想. 明白了孩子为什么犯了错, 要好好思想怎么来帮他改正. 有时候是孩子无意中犯错误, 和他好好沟通一下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时候孩子明知故犯, 简单的说道理是不会起作用的, 适当的管教才能帮助他.
  • A. (Act). 行. 这通常是最难的一步. 因为每个孩子对管教的反应不一样, 所以父母要寻求最合适的方法. 有的孩子要尝到皮肉之苦才知道自己的错误的严重性, 有的孩子只需要五分钟的隔离就可以了, 具体用什么方法, 父母们要见仁见智. 当需要杖打才能解决问题时, 那就用杖(咱们中国叫家法)打, 千万不要用手. 不管是打手还是屁股, 原则上都是打的少而有力, 一定得让孩子感到痛, 而且得打够事先订好的数目(我一般都不超过三下).千万不要因为心痛孩子而不痛不痒地打, 否则打了也白打,还让孩子抓住了父母的软肋, 下次同样的错误照犯--大不了再挨一顿打, 还不痛. 需要注意的是, 在美国打孩子要有智慧, 否则孩子没管好, 自己倒落了个虐待孩子的罪名, 不 ---- 只坐班房, 弄不好还丢了孩子的监护权. 所以打孩子要有度, 让他感到痛就行, 不能因此而使孩子手伤. 我们对孩子们的管教方法是用板子打手, 视错误的程度打一到三下不等, 打完了回自己房间冷静, 等不哭了我们再进行下一步.
  • R. (Review). 检. 等孩子哭完了以后, 再把他叫到跟前来, 问他知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和他再次讲明白为什么管教他, 并申明父母是爱他的, 但对他犯错误的行为很失望, 对他的管教是希望他能明白犯错误的后果, 希望他不要再犯. 最后他需要向父母及有关人道歉, 给他一个拥抱来结束这一次管教.

    S.T.A.R. 看似简单, 但实施起来还是需要技巧及机智, 若用的适当, 就会事半功倍, 而且家法的使用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消失. 下面几点是我们的经验:

  1. 父母一定要同心. 不管用哪种方法管教, 父母都得意见一致. 若一方管错了, 另一方要指正是可以的, 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指正配偶的错.
  2. 管教错了的父母要勇于向孩子赔不是, 这样孩子才会服父母, 不影响以后的管教效果.
  3. 管教一定要及时. 千万不要等孩子都已经忘了自己犯了什么错之后才来管教他--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 他可能今天就忘了昨天的错.
  4. 管教孩子要避免严父慈母, 一个唱红脸, 一个唱白脸. 这样会给孩子空子钻, 而且会影响孩子和父或母亲的亲密关系.
  5. 千万不要用手打孩子. 手(及您身体的任何一部分)是用来爱孩子, 拥抱孩子的.
  6. 要明白管教不是惩罚, 要管教孩子, 而不是仅仅对他所犯的错误进行惩罚.

相关文章: 孩童顺服训练---从零岁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