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业的规模不可忽视,奢侈性水消费更需关注

标签:
奢侈性水消费淋浴业发展是喜是忧杂谈 |
分类: 绿色还是黑色 |
淋浴业还是第一次听说,在看好淋浴业就业规模和国家税收稳定上升的态势的同时,淋浴业的用水生态足迹,以及外部性环境成本应该怎么计算,是否反映在商家利润和税收的机制中,是个必须追问的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水资源匮乏和质量不断下滑的国家,淋浴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究竟是喜还是忧?
下边是几篇相关的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年《休闲绿皮书》,
2009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10%左右
2010年6月2日,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暨《休闲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委托专项研究《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内容涉及我国休闲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我国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等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地方休闲发展经验等问题。同时还发布了国内第一本有关休闲发展的皮书——《休闲绿皮书》。
其中《休闲绿皮书》指出,2008年,全国沐浴企业数保持稳定,依然为15万家左右。从业人员数为1500万人,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135亿元,同比增长8.09%。实现税收74亿元。沐浴业从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沐浴业GDP占全国的0.38%,沐浴业实现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0.13%。目前,沐浴业的规模不可忽视,已然成长为容纳上千万人就业,产值上千亿的庞大产业。在拉动内需、增进就业、提高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整个沐浴业在利润大幅下滑的艰难处境下,却在容纳就业方面增加数百万人。
绿皮书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缓和,中国沐浴业将很快从危机中抽身,恢复并且达到更快的发展速度。初步估计,2009年沐浴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将在10%左右,为1250亿元;企业数量将保持稳定,为15万家;从业人数增幅保持小幅增长,在1600万人。2010年沐浴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均将达到15%以上,至少达到1440亿元;企业数量将会有10%左右的增长,达到16.5万家;从业人数增幅将会超过15%,达到1840万人。
在发展结构上,综合浴场、SPA、 温泉和足浴将会达到超出平均数的发展速度。大众浴池在政府扶持下,将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桑拿中心将进一步向其他沐浴形态转化。保持原来经营模式的桑拿中 心的处境将更加艰难。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主要以大中城市为主要市场的沐浴企业将会更多关注新兴市镇。文化成为沐浴企业开展经营竞争的核心关注点, 市场细分和文化需求的结合将日趋紧密,相关业态的协调、自然资源与市场的衔接以及服务质量的保证和顾客满意度的提高也会成为沐浴企业的关注点。
(参见《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P205~P213)
北京存在严重奢侈性水消费 洗浴用水一年顶41个昆明湖
|
|||
2010年03月20日 08:04:04 来源:京华时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3/20/content_13207803.htm | |||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 |||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 |||
|
建议洗浴水实时计费
|
北京存在严重奢侈性水消费 全市至少有3000多家洗浴中心
昨天,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布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认为我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损事件的高发期。此外,报告还将目光投向以“奢侈型”水消费的洗浴行业,和家电下乡给农村带来的“新型”环境污染。
环境健康事件进入高发期
报告对2009年我国所发生的多起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损的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包括江苏盐城水源被污染20万人饮水受影响;湖南浏阳镉污染,509人尿镉超标,引发群体事件;陕西凤翔615名儿童血铅超标等。
报告指出,这些环境健康事件高发并非偶然。今后若干年内环境健康案件都有可能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和破坏后果的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污染积累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后,它对人体的影响才会表现出来。
奢侈型水消费实际是浪费
报告中的“可持续消费”板块,以严重缺水的北京为例提出警告,希望市民正视严重缺水的城市里越来越火的“奢侈型水消费”的现象。
根据统计,2009年北京居民年人均用水量是继续下降的。但北京市洗浴业近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水疗SPA、洗浴中心、温泉会所……据北京市公安局特种行业管理处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市至少有3000多家洗浴中心,且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另外,有的饭店宾馆还兼营洗浴业务。报告指出,在无法限制企业发展和群众消费的前提下,降低洗浴业耗水量的出路,只能是节水。建议尽早出台洗浴业管理规定,此外各洗浴中心应大力推广节水技改和节水型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