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7-2018第一学期反思 |
What time is it?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
今天听赵老师讲“What time is it?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密不可分的三要素。作为教师该如何灵活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生动起来,活跃起来,甚至于随着老师教,学生学的交互式教学中,让教材的内容一起在课堂中舞动起来。让学生作为教材立体的舞者在课堂中呈现。因而教师对于教材处理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水平等因素,决定着学生潜力的发展速度。
赵老师本课所选取的基础教材是PEP4 unit2的let’s learn的部分。其主要内容是6个词组和1个句型。词组:music class, P.E.class, English class, breakfast, lunch, dinner.句型:What time is it?并作出相应的回答:It’s ____ o’clock. It’s time for _________.在此基础上,赵老师结合四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充实与整合。融入了Let’s go to the _________.句型的简单教学。将时间与事件及地点相结合,呈现给了学生一个个短小的事件体系。将简单的时间表达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学生在本课学习上不感到单调。学生在交互式的学习和表达中立体了教材。
新课标中提到: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所谓语言来源于生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语言融合于生活。达到语言的回归。
本课的教学素材:music class\ English class\ PE class 以及一日三餐本来就是学生每天的日常生活。因此张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了整合:It’s______. It’s time for_______. Let’s go to the_______.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表进行表达.不仅表达的英语,更是陈诉自己的生活。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语言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语言的输出必须建立在丰富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学生在单一的学习内容下,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信息,因而也只能进行单一的输出,无法达到语言表达的作用。教师的语篇意识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张老师将本课的词组,句型进行了整合。将其赋予真实的情境理解,加强学生真实体验。本堂课,正是教师在不凿痕迹地新授、复习中整合了所有的语言的素材。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都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是一种行为习惯的表现,是一种文明形式的体现。让知识的语言点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渗透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在不断的时间、活动的表达中自己感知从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最后教师还能作好一个统领:Time is gold, money can’t buy time.这样的教学是完美的,也是人性的。赵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扎实、循序渐进、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