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上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派对等候,来晚了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有一天,一个客人走进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一碗老豆腐后不客气地说:“你为什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卖关子,脸上显出几分胜算地说:“我为什么要学他呢?你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吧。”
大概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长队。客人很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也是从前的味道。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客人便好奇地问:“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
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客人有些惊讶:“那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得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汤料,再经过12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师傅故意传给我们不同的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回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回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的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
客人又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