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出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大纲)

(2014-04-10 21:08:04)
标签:

解法

题目

侧面描写

环境

谈如何

教育

分类: 泉州语文资源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出题角度及解题技巧(大纲)

 

张标明

 

一、必要的小说概念
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二、小说常见设题角度
形象分析
主题探讨
情节设置
表达技巧
句子意蕴
环境描写
题目意蕴

三、形象分析(人物、事物)
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有直问,也常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举止来提问)——对于形象的概括,可以用这样的公式:他(她)是一个(品质 )的( 身份或阶层 
小说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常有衬托:正衬、反衬)
四、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故事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
深化作品主题
详看《育才宝典》P347页
五、情节设置常考方向
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
对比(如《范进中举》)
悬念(《桥》)
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项链》《警察与赞美诗》《蝴蝶》等)
巧合(《麦琪的礼物》 )
留白(小说不把故事说完,结局具有了多种可能性,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如金庸小说、《边城》)
线索:①人物的性格变化或情感变化,矛盾冲突②小说中贯穿全文的物:A:起线索作用,串联整篇小说B:象征意义,凝聚某种情感。
某个情节的作用。(现代文作用题答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结构上的作用,二是内容上的作用) 

 

o
六、小说中的表达技巧
描写的类别:详看《宝典》P348
    肖像描写(宣示人的精神、气质、身份等,如写鲁迅的头发。也有小说是为造成先抑后扬结果,首先把人写得其貌不扬或让人反感)
    语言描写(语言的个性化,语言的双关,如“你总是很积极的。”)
    行动描写(注意关键性动词)
    神情描写
    细节描写(包含了行动、神情的,感人必须重细节)
o正面描写
o侧面描写
七、句子的意蕴
考察重要句子的意义:如比喻句、抒情说理句、环境描写句
比喻句要找出本体和喻体,联系全篇(《荷花淀》“荷花箭”)
抒情说理句常常会问为什么或让你谈如何理解,务必联系主题,联系上下文。
八、主题探讨
高考考察微型小说,1000字左右,因此,小说主题一般单一。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代表意义、事件所针对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推断。或是赞扬某种品格,或是揭露某种黑暗,或是表达某种情感。
高考考察微型小说,1000字左右,因此,小说主题一般单一。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代表意义、事件所针对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推断。或是赞扬某种品格,或是揭露某种黑暗,或是表达某种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