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一份亮丽的2010年净利润数据的背后,上市公司今年的成长性却存在巨大“隐患”。
根据统计,已披露年报且具有可比数据的110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2010年末存货合计17832.062亿元,与2009年相比,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这些公司的存货净增加了4157.07亿元。而在金融危机爆发高峰期的2008年,这些公司的存货也不过为10947.074亿元,当年年度存货净增量1620.755亿元,而今年这些公司的存货净增量已为2008年的2.5倍。
由于增加库存不真实需求激增,欧美市场资金在去年发动了一场对期货大幅度地狙击,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去年大幅度增长。以精铜为例,美国市场从去年初的290美元每吨上涨到目前的429美元每吨,合约每吨上涨139美元,涨幅近50%。因此,有色金属企业账面浮利较多。如果下游需求不能得到有效释放的话,有色金属公司停止库存化将会给市场需求不足的假象,从而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浮盈只是皇帝的新装,业绩光鲜的外衣撕下股价影响较大。
昨日文章《稀土的明天会灿烂吗》中提到稀土透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业绩,稀有性应该是想到我们的N代子孙了,今日以包钢股份为首的稀土概念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除去有色的年报不说,稀土作为有色的领军人物想必已不是不能公开的秘密。一旦稀土不再炒作,整个有色金属将失去方向标,从而跟随稀土步入调整。
去库存化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应A股的消化整理时间可能会比很多人想像中来得更长些,但每日的幅度不会大,以时间+空间的形式换取将来的上涨空间恐怕是接下来市场要干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