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线电流负载计算口诀与常用数

(2012-06-29 17:06:08)

铜线截面积(平方):1.0,1.5,2.5,4,6,10,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塑料管时(三根并排穿),安全载流量为11,15,21,28,36,49。单位:安。(按上面顺序) 

穿铁管时比穿塑料管的大三安左右! 

如果是塑料绝缘电线的话又和这不一样啦!只比这种再大点!但一般情况下,塑料绝缘电线很少用,通用的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10下五,100上二,16、25四,35、50三,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字与倍数的排列关系如下: 

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 

塑料铜芯线载流量(安)表 

导线截面(mm2) 1.5 2.5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硬线BV 根数/单根直径 1/1.13 1/1.37 1/1.76 1/2.24 1/2.73 7/1.33 7/1.68 7/2.11 7/2.49 19/1.81 19/2.14 19/2.49 37/2.01 

软线BVR 根数/单根直径 7/0.43 7/0.52 19/0.41 19/0.52 19/0.64 19/0.82 49/0.64 98/0.58 133/0.58 133/0.68 189/0.68 259/0.68 259/0.76 

开启式载流量(安) 10 15 25 35 60 90 113 140 177 268 288 314 

封闭式载流量(安) 12 20 28 48 72 93 115 145 220 240 258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5~8)>=0.125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二、 铜导线载流量(35℃) 截面(mm2) 1.5 2.5 10 16 25 35 50 70 95 载流量(A) 10 13 17 23 30 45 85 110 136 170 216 263 三、 抽屉柜抽屉导线选用标准 截面(mm2) 10 16 16 25 35 50 70 35×2 50×2 70×2 50×3 70×3 电 流(A)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00 400 500 60 

电线电流负载计算口诀与常用数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 

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5~8)>=0.125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 

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转帖)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口诀是: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这几句口诀反映的是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根据口诀,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与倍数关系排列如下: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例如,对于环境温度不大于25℃时的铝芯绝缘线的载流量为: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载流量为30安;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载流量为300安。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例如截面为10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在穿管并且高温条件下,载流量为10×5×0.8×0.9=36安。若是裸线,则载流量加大一半。例如截面为16平方毫米的裸铝线在高温条件下的载流量为: 16×4×1.5×0.9=86.4安。 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例如截面为 35平方毫米的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的载流量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 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 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铜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5~8)>=0.125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如下,铜导线见文中所说比例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以上是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

 

通常说电线的粗细是用截面积计算(即:1.5m㎡、2.5m㎡、4m㎡、6m㎡、10m㎡等等),如果直径是10.0mm的电线就是一条非常粗的电线。

 

铜导线(温度35℃、电压220V)在不同环境下的安全电流不同,电功率也不同:

 

截面积(单位:m㎡)              可承受最大电功率(单位:KW)

1.5 ------------------------        4.84

2.5 ------------------------        6.6

        ------------------------        8.58

        ------------------------        11.22

10        ------------------------        15.4

 

10下五,100上二,16、25四,35、50三,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字与倍数的排列关系如下:

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解释如下: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面积导线的载流量,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16mm2、25mm2乘以4,35mm2、50mm2乘以3,70mm2、95mm2乘以2.5。如果导线穿管乘以系数0.8(穿管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管截面积的百分之四十),高温场所使用乘以系数0.9(85摄氏度以内),裸线(如架空裸线)截面积乘以相应倍率后再乘以2(如16mm2导线:16*4*2),以上是按铝线截面积计算。铜线升级算是指1.5mm2铜线载流量等于2.5mm2铝线载流量,依次类推。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的数据与查表数据误差不大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 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截面积×比重            S=截面积(mm2) 

1. 铜线     W=9S              W=重量(kg) 

2. 铝线     W=3S              d=线径(mm)

3. 铁丝     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 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 铜线     W=6.98d2≈7d2 2. 铝线     W=2.12d2≈2d2 3. 铁丝     W=6.12d2≈6d2 

三、 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怎样选取导体截面 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 负荷距=功率×长度 

         =PL                    P=功率(kw)        L=长度(km) 

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 

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 

因为 

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 

铜线       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铝线       40×4=160mm2       实际选用185mm2。

 

铝线计算截面公式 

    实际选用185mm2 

Δu是电压损失百分数(允许电压损失是额定电压的4%)一般是5%。

 

       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

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

 

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

 

功率的大小直接 

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 

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 

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 

0.8 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 

倍”( 乘2)就是电流, 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 伏的电热 

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例2】1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 

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

 

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是说,这后半句虽

 

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

 

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指380 伏三相交

 

流侧) 

【例3 】3 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 安(指

 

380/220 伏低压侧)。 

【例4】100 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 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 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 

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 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

 

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 千瓦4.5 安”。计算时, 只要“将千瓦

 

数乘4.5”就是电流, 安。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 

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 伏的直流。 

【例1】500 伏安(0.5 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 伏电源侧)按“单相( 每) 千瓦

 

4.5 安”算得电流为2.3 安。 

【例2 】1000 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 安”算得电流为4.5 安。对于电压更

 

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 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

 

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 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

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 × 4.5=27 安。比如36 伏,60 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 

× 27=1.6 安,5 只便共有8 安。 

③ 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接到相线上,习惯上称为单

相380 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条相线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

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

380 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 

2.5 就是电流,安。 

【例l】32 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 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 安。 

【例2】2 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 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 安。 

【例3】21 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 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

为53 安。 

注1 :按“电力加倍”计算电流,与电动机铭牌上的电流有的有些误差, 

一般千瓦数较大的,算得的电流比铭牌上的略大些,而千瓦数较小的,算得 

的电流则比铭牌上的略小些,此外,还有一些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不过,作 

为估算,影响并不大。 

注2:计算电流时,当电流达十多安或几十安心上,则不必算到小数 

点以后,可以四舍五入成整数。这样既简单又不影响实用,对于较小的电流 

也只要算到一位小数和即可

 

 

 

 

 “口诀式”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摘要:介绍一种 “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原作是多年前发表在《建筑电气》上的。具体时间和作者已不记得。供有需要的同行参考。­关键词:短路电流 计算方法 口诀­一.概述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二.计算条件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大.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三.简化计算法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 “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主要参数Sd三相短路容量 (MV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和热稳定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x电抗(Ω)其中系统短路容量Sd和计算点电抗x 是关键.2.标么值计算时选定一个基准容量(Sjz)和基准电压(Ujz).将短路计算中各个参数都转化为和该参数的基准量的比值(相对于基准量的比值),称为标么值(这是短路电流计算最特别的地方,目的是要简化计算).(1)基准基准容量 Sjz =100 MVA基准电压 UJZ规定为8级. 230, 115, 37, 10.5, 6.3, 3.15 ,0.4, 0.23 KV有了以上两项,各级电压的基准电流即可计算出,例: UJZ (KV)3710.56.30.4因为 S=1.73*U*I 所以 IJZ (KA)1.565.59.16144(2)标么值计算容量标么值 S* =S/SJZ.例如:当10KV母线上短路容量为200 MVA时,其标么值容量S* 200/100=2.电压标么值 U*= U/UJZ 电流标么值 I* =I/IJZ3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短路电流标么值: I*d 1/x* (总电抗标么值的倒数).短路电流有效值: Id= IJZ* I*d=IJZ/ x*(KA)冲击电流有效值: IC Id *√1 (KC-1)2 (KA)其中KC冲击系数,取1.8所以 IC =1.52Id冲击电流峰值: ic =1.41* Id*KC=2.55 Id (KA)当1000KVA及以下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冲击系数KC ,取1.3这时:冲击电流有效值IC =1.09*Id(KA)冲击电流峰值: ic =1.84 Id(KA)掌握了以上知识,就能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了.公式不多,又简单.但问题在于短路点的总电抗如何得到?例如:区域变电所变压器的电抗、输电线路的电抗、企业变电所变压器的电抗,等等.一种方法是查有关设计手册,从中可以找到常用变压器、输电线路及电抗器的电抗标么值.求得总电抗后,再用以上公式计算短路电流; 设计手册中还有一些图表,可以直接查出短路电流.下面介绍一种 “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4.简化算法【1】系统电抗的计算系统电抗,百兆为一。容量增减,电抗反比。100除系统容量例:基准容量 100MVA。当系统容量为100MVA时,系统的电抗为XS*=100/100=1当系统容量为200MVA时,系统的电抗为XS*=100/200=0.5当系统容量为无穷大时,系统的电抗为XS*=100/∞=0系统容量单位:MVA系统容量应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当不能得到时,可将供电电源出线开关的开断容量作为系统容量。如已知供电部门出线开关为W-VAC 12KV 2000A 额定分断电流为40KA。则可认为系统容量S=1.73*40*10000V=692MVA, 系统的电抗为XS*=100/692=0.144。【2】变压器电抗的计算110KV, 10.5除变压器容量;35KV, 7除变压器容量;10KV{6KV}, 4.5除变压器容量。例:一台35KV 3200KVA变压器的电抗X*=7/3.2=2.1875一台10KV 1600KVA变压器的电抗X*=4.5/1.6=2.813变压器容量单位:MVA这里的系数10.5,7,4.5 实际上就是变压器短路电抗的%数。不同电压等级有不同的值。【3】电抗器电抗的计算电抗器的额定电抗除额定容量再打九折。例:有一电抗器 U=6KV I=0.3KA 额定电抗 X=4% 。额定容量 S=1.73*6*0.3=3.12 MVA. 电抗器电抗X*={4/3.12}*0.9=1.15电抗器容量单位:MVA【4】架空线路及电缆电抗的计算架空线:6KV,等于公里数;10KV,取1/3;35KV,取 3%0电缆:按架空线再乘0.2。例:10KV 6KM架空线。架空线路电抗X*=6/3=210KV 0.2KM电缆。电缆电抗X*={0.2/3}*0.2=0.013。这里作了简化,实际上架空线路及电缆的电抗和其截面有关,截面越大电抗越小。【5】短路容量的计算电抗加定,去除100。例:已知短路点前各元件电抗标么值之和为 X*∑=2, 则短路点的短路容量Sd=100/2=50 MVA。短路容量单位:MVA【6】短路电流的计算6KV,9.2除电抗;10KV,5.5除电抗; 35KV,1.6除电抗; 110KV,0.5除电抗。0.4KV,150除电抗例:已知一短路点前各元件电抗标么值之和为 X*∑=2, 短路点电压等级为6KV,则短路点的短路电流 Id=9.2/2=4.6KA。短路电流单位:KA【7】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1000KVA及以下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冲击电流有效值Ic=Id, 冲击电流峰值ic=1.8Id1000KVA以上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冲击电流有效值Ic=1.5Id, 冲击电流峰值ic=2.5Id例:已知短路点{1600KVA变压器二次侧}的短路电流 Id=4.6KA,则该点冲击电流有效值Ic=1.5Id,=1.5*4.6=7.36KA,冲击电流峰值ic=2.5Id=2.5*406=11.5KA。可见短路电流计算的关键是算出短路点前的总电抗{标么值}.但一定要包括系统电抗­­5. 举例系统见下图.由电业部门区域变电站送出一路10KV架空线路,经10KM后到达企业变电所, 进变电所前有一段200M的电缆.变电所设一台1600KVA变压器. 求K1,K2点的短路参数.­­系统图电抗图合并电抗图系统容量: S=1.73*U*I=1.73*10.5*31.5=573 MVA用以上口诀,很容易求得各电抗标么值,一共有4个.系统电抗 X0=100/573=0.17510KM,10KV架空线路电抗 X1=10/3=3.333200M,10KV 电缆线路电抗 X2=(0.2/3)*0.2=0.1331600KVA 变压器电抗 X3=4.5/1.6=2.81请注意:以上电抗都是标么值(X*)将每一段电抗分别相加,得到K1点总电抗=X0 X1=3.51K2点总电抗=X0 X1 X2 X3=6.45 (不是2.94 !)再用口诀,即可算出短路电流U (KV)X*Id (KA)IC (KA)ic (KA)Sd (MVA)口诀5.5/X*1.52* Id2.55 Id100/X*K110.53.511.562.374.028.5口诀150/X*1.52* Id2.55 Id100/X*K20.46.4523355915.5用口诀算和用第3节公式算有什么不同 ?用口诀算出的是实名制单位,KA,MVA,而用公式算出的是标么值.细心的人一定会看出,计算短路电流口诀中的系数 150、9.2、5.5、1.6. 实际上就是各级电压基准值.只是作了简化.准确计算应该是144、9.16、5.5、1.56.有了短路参数有什么用? 是验算开关的主要参数.例:这台1600KVA变压器低压总开关采用M25,N1.额定电流2500A, 额定分断电流55KA.验算: 变压器额定电流为2253A开关额定电流>变压器额定电流; 开关额定分断电流>短路电流 Id..验算通过. 

 

         电缆大小承载电流口诀

关于电缆电流的大小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电线电流负载计算口诀与常用数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 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 25 35、  50 70、 95 120以上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常用数:

 

电线的负荷按线径的粗细及横截面积决定具体如下: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P=1.732UIX0.8 

 

在单相220V的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5A左右,三相平衡负载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也就是说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可以承受1KW的功率,电流在4.5A—5A左右,换算成三相平衡负载,那就每1平方毫米的铜芯线可以承受2KW—2.5KW的功率。这个就是一般电工都用的“经验公式”,它比物理计算公式好记,所以被广泛地采用。

口诀:三相千瓦两倍安,单相二二乘四点五,若是三八两倍半.(简单估算<电压为三相四线380/220)

 

 

绝缘导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方法

以下是绝缘导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方法,这是电工基础,今天把这些知识教给大家,以便计算车上的导线允许通过的电流.(偶原在福建省南平供电局从事电能计量工作)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倍数

载流是截面

9

8

7

6

5

4

3.5

3

2.5

(A)

载流量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看不懂没关系,多数情况只要查上表就行了)。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公司考勤制度
后一篇:2012年06月2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