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不秀谭“荐”之见
(2022-09-25 15:15:08)
标签:
转载 |
分类: 好文转载 |
这次回老居住地,在家呆了些日子。一天早上看博客,只见一文加了个“荐”字。
虽是网管所“荐”的,却并非是好文章,不过是与风景有关,显得千奇百怪。虽不如美文那样能“净化心灵”,却也可“抓人眼球”。
随后继续翻看博文,也见过一些“荐”文。但我可判定:“荐”的不是美文,大多要么不是名胜古迹,锦绣山河,就是名花异草,繁华世界,再不然就是异域奇境,天下奇观,让人大饱眼福。
这些“荐”,不在“博文”上下功夫,却在“博图”上花气力。细想想,他们也有道理。看“博图”比看“博文”来得容易,谁优谁劣一看就消楚。看博文就难多了,文豪们一般不开博客,一般的人谁劣谁优,不比较就难断定,这多的人如何比较?现在在博客上闹闹的,基本上是“虾兵蟹将”。他们在博客门前嬉闹,打打杀杀,热闹非凡,撑了门面。尤其是以美图招徕,让没钱或没机会去旅游的人,坐在家中也能神游世界,幻绽春心,真是用心良苦。
我从“荐”之见后,趁着天气不那么热,尽快去逛逛书店。沿着街道慢慢走,经过平时拥挤的服装市场,小街两边的高楼大厦,全是买服装的,有批发商,有零售商。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满是来买东西的顾客,大都大包小包地提着拉着。
看到这么多追求物质的,真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人不能成天追求物质,总还要放飞一下自己的心灵,那就去看看追求精神的居栖——书店。
步入书店门口,抬头看看,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他们的“荐”书,“让身边就有书店,让书店更有创意,让阅读更有品位。”这是从总体上发布的“广告”,还有对儿童发布的,“高分速读是欧美思教育集团汇聚两岸知名教育专家与优秀教师,通过对人脑阅读习惯的深入分析,并结合脑科学、眼科学、教育学科研成果联合而成,适用于6至16岁学生的技能学习课程。”
这么奇妙的地方,当然该进去逛一逛,看一看,享受享受。我心里想,进去吧。哎呀,不进去不知道,进去一看,心里一惊,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寂静。庞大的书城(店),上下五六层,每层几千平米,工作人员比顾客还多,店家和顾客,成了反比例关系地存在。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似乎成了一个小人。在这偌大的书店,一个地方站得久一点,自己都觉得有点害怕。好不容易看到三几人在一块,我凑上去一看,是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孩子正是闻声而来,吵着要买什么“高分速读”,我则好像有了“伙伴”,心里也平稳了许多。
伙伴也有分手时,他们走了,我挑了3本书。在交款的时候遇到点麻烦,有一本书是程俊英编的《诗经今译》,怎么也刷不出信息。觉得这本书编得不错,每首诗有题解,有注释,而且解和注都颇有独到之处。译文也挺好,价格还便宜。为什么没有信息,仅仅是摆在那里“装模作样”?
就书中内容来说,其质量比这家书店里的同类书要高,尽管那些书的价格都比这本书要高出许多。为啥这书的信息没被存入电脑?是平常没有人买,存不存入无所谓吗?是价格太低,卖不卖得出去也无所谓吗?或是他们疏忽?或是他们忙这忙那,却把它“忙”忘了?
不一会,这种情况还并非特例。也许是巧合,我旁边的一顾客似乎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听那顾客与工作人员的对话,那顾客为买这本书,已经来过好几次了,但都因电脑里没有这书的信息而没有买成,这次估计又空跑一趟。
看来,那顾客真是个爱看书的人。现在这样喜欢看书的人,真是已经很少了!看了他没买到书那失望的样子,又听到他为这本书都来过几次了,我的心一下又凉了起来,沉默了。可能是鲁迅说的话提示我,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明知是白说,却又说了一句能不能手动输入啊?
“不能!”坐在柜台后面的那位面无表情地摇了一下头。人与人真不能比,明明都是开门做生意的,有些人就是做得格外有威严,一般都是老板挖空心思地要顾客多买东西,这里似乎有点不同,好象他们的书是免费赠送似的。不过,后来她又面无表情地加了一句:“如果你实在想要,可到楼上去挑其他版本”。
“可到楼上去挑其他版本”?如果没有,白跑一趟;如果有其他版本,却又看不中,心中是不是平添许多忧愁?
这其中,有市场经济的原因,也有电子读物的原因。过去的新华书店,逐渐萎缩,正如现在的快递,取代了过去的邮递,现在的邮箱投稿,取代了过去的信件投稿一样。如今的“快餐文化”,适宜于大众,一天不看手机,一天不知怎么过,应该说文化知识的“普众化”,取代了过去文化知识的“神秘化”,也是一种进步。真正潜心做学问的人,还是爱纸质书,犹如我们咸宁人,喜欢“煨汤”,不喜欢“烧烤”之类。
我又想起了“荐”文,“让身边就有书店,让书店更有创意,让阅读更有品位”,这是向谁推荐呢?恐怕是自己荐给自己。我,还是回家看看博客上的“荐”文罢,它才可“让身边就有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