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留痕我的母亲
(2022-06-08 10:21:25)
标签:
生不逢时喜见光明 |
分类: 人物传记 |
岁月印迹精选亲情留痕我的母亲
生不逢时
人人都有自己的母亲,由于她们所受的教育、所走的道路、所经历的生活、所从事的事业生活不同,因而她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虽在量上有所区别,而却在质上都体现出她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在她们中间有英雄伟人,有平民百姓。
我的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她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在她身上有着一切人所共有的美德,也有着别人身上所未有的品德,纯洁、善良、质朴、勤劳,在母亲的一生中贯穿始终。她把自己的一切像春蚕吐丝一样、无声无息地奉献给家庭、社会、人类。
母亲生於乱世之年,一九七年八月诞生。母亲娘家在天门张港郭当,屋前是一片开阔的肥沃土地,屋后有一条明镜的河流,右边是一条长五百米,宽十米的老街道,左边与沿河邻居相邻。其父郭凌光早逝,其母双目失明于1967年逝世,留下母亲、二弟、一妹。母亲二个弟弟尚有点文化,靠做点小买卖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可想而知母亲娘家在过去来说还是可以的。
母亲与父亲是怎样结合的,那年结婚?我不得而知,但我看得出母亲与父亲俩人的婚姻是幸福的。父亲训祥家境不算太差,祖父克泰给他留下了一间房子,在过去对穷人来说,只要有一个安乐窝就等于上了天堂。父亲跟祖父学会打猎,以此为生。父有一兄弟训炳,生有一子水儿,与大哥同年,伯父在首次革命时,到土里庙与地主作斗争时被土匪用锄头打死,连尸骨都未收回。伯父之子水儿也在病中丧命。
1928年母亲在21岁时生了大哥万春,以后小哥万清、西儿、玉姐.,也先后降临于世。在那漫长的岁月,不知道流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地主逼债,土匪逼耕,让父亲用腿子耕田,结果骨折腿断。
母亲含泪割爱,因怕土匪抢杀自己的子女,不得不把一个幼小的孩子托给她妹妹菊儿代养。母亲临死前她妹妹十分内疚的告诉我:
“就是为那孩子你母亲一直都在责怪我,说我不该把给别人代,那都是由于土匪到处抢杀,实在无办法才送人的。后来,这孩子活活饿死了。”
“这也不能怪你,这都是万恶的旧社会逼的呀!谁遇到这种情况都可能这样做。”.见她泪水直淌我安慰道。
母亲失去她的心头肉怎能不悲痛?怎能不责怪于妹呢?
1940年6月土匪逼父当甲长,被父拒绝。乙亥年洪水,冲走千家万户,从此倾家当产、流离他乡。在逃荒岁月中为了生存,父母带着五个孩子、一担箩筐、一条扁担,无家可归去逃荒,离乡别境走它乡。“金窝银窝舍不得穷窝”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母亲含着泪水告别家乡,一家人消失在黑夜中。绕过片片湖畦,跨越道道沟壑,穿过无数村庄,最后来到母亲娘家;
母亲二个弟弟进行了妥善的安排。
“长此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我们还是逃荒要饭去”父亲态度坚决地说。
离开了母亲娘家后,一路靠逃荒要饭过日子,居住了旦埔、张港、岳王村等地方。1946年生了么儿,大儿子又结了媳妇。为此,母亲非常高兴,但又因家贫却又添了不少伤悲;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也去做短工”母亲一阵担忧后又肯定地说。
就这样,靠父亲打猎,母亲帮工,来维持一家人生活。终因天长日久难以度日,最后又搬到母亲娘家搭起二间草屋,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因人多、将大哥安置在相隔数家的一人家偏屋居住。本意上母亲不愿这样做,但生活所逼,不得不暂时分离。大哥开始了独立生活,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与父亲一直在饥饿线上挣扎生活……这种日子何时才得以结束,只有盼到光明出。
喜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