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千载总关情

(2022-05-30 15:34:42)
标签:

白云

色彩

态势

层次

大度

分类: 散文清韵

岁月印迹精选人间真情

 白云千载总关情



白云千载总关情
相互追逐

    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白云,不知该牵动了天下几多人的情。李白的“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万里黄云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杜甫的“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巷狗;”韩愈的“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苏轼的“游人脚下一声雷,满坐顽云拨不开;”陆游的“飞僊不可见,惟与白云遇;白云如有情,傍我栏角住。”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苏庭的“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王维的“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南朝陶弘“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王之焕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韧山。”崔颖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元楨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白云的一片深情,以至成为绝句被后人传吟。到后来人们甚至把白云取为名字,写成歌曲,来表达对云的倾爱。赵本山小品中两个人物,分别叫白云,黑土。费翔《故乡的云》唱出了天下游子对故乡的爱。

    我对白云也是情有独钟,父亲给我取名云清,从小就与云有缘,成人后无论是在大海还是在三峡,无论是在平原还是高山,无论是在水上,还是在峡谷,只要看到白云,我就会在那里目不转睛痴痴的看够,看云的千形万象,映水藏山;看云的潇洒大度,满天施舍;看云卷云舒,漫游天际。但这只是在大地看云,如果是在空中云上看云,那又将是一翻怎样的景象呢?以前虽然坐过飞机,时间短暂,看云也只是瞬间。这次我从伦敦坐飞机至香港时,十多个小时,三人座位,总有一人临窗,首先是儿子占有,平日他喜欢飞机,起飞落地让给他,以便他拍飞机。其余时间让给我,有足够的时间目睹云上云的千姿,波澜壮阔的云海。

    中午十二点飞机起飞,飞机在云上飞翔如同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破浪。大西洋的海水给白云创造了奇观,湿气转换成云雾升腾,在阳光下变换身姿,在苍穹里演绎精彩。只见那白云时而笑向天歌,时而相互追越,时而独自起舞,时而如流星划过,时而如大海的浮冰。任凭风浪起,唯我自逍遥。有的像巨龙腾飞,有的如雄狮追兔,有的像宠狗追越,有的似海豚独舞,还有的如金鸡独立······令你目不遐接,心旷神怡;当乌云压顶时,似座座漆黑的大山遮挡你的双眼,一会儿半边黑云半边天地,一会儿又是恶浪翻滚,惊涛拍岸·······气势逼人,望之生畏,令人神秘莫测,充满诡异。温柔时在天空铺满一张或是灰色或是蓝色的纸。

     晚霞里,白云充满了红润,收柬白日的疯狂,显得平稳诚实,活泼变成了安宁,色彩由雪白渐渐变成灰色、浅蓝和深蓝色、金黄色······。

     晨曦里,沉睡平坦的云成了太阳升起的地平线,慢慢的平地突出几朵黑云,再慢慢你可看到几条黑线,或是江流中的明暗漩涡,或是扑面而来的波浪,被朝霞染成红色、灰色、蓝色,紫金色,最后在日光下成为白色,如鱼鳞般的活跃起来,恢复白日的张扬,起舞疯狂。

    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云的色彩、云的态势、云的层次、和云的韵味都是一种清新美丽,一种让你难以忘怀的印迹。它所组成的画面既有霞光的浓墨重彩,又有苍穹里的淡雅清香;既有茫茫无数山峰的竞争,又有静如止水的湖泊;既有云上云下的如画美景,又有天外有天的仙山琼阁;既有飘渺的海市蜃楼,又有惊涛拍岸的汹涌。真有云里寻它千百度,尽舞长空,风流无限处。变幻出入无次数,千姿妖娆,永远将心留。情牵白云终不断,思悠悠,与云长相游。尤入仙景,让你喜之不得,激动万分,浮想联鳊,真愿自己化成一朵云,列入云的阵营,随风飘自由往来无止境,潇洒在漫天施舍独自行。   

    白云在阳光下,在夕阳里,在晨曦中演绎着精彩,洁白如花如絮,孤傲如同黛玉,有色形不累物,无迹天涯随风,轻柔的本质,飘洒的丝巾留住人的眼目。然而云又是难以琢磨的精灵,变幻无穷,险象环生。人的短暂一生又是祸福难测,柳暗花明。可见人与自然相通,有阳光明媚之时,有惊涛恶浪之险。既然如此,人就应该有良好的人生境界,心处宁静,顺其自然,豁达大度,处事不惊,笑口常开,开心满怀,视通广宇,心连苍穹。任你变幻自逍遥,拨云天开见精彩。潇潇洒洒走一回,留得平淡无人猜。

2012-2-9

白云千载总关情
                                                                                       千姿百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间真情
后一篇:猴世与人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