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民居院落独具特色文化意境

标签:
文化 |
黔北民居院落独具特色文化意境
文/唐林
走近贵州,在那些美丽的相遇中,总离不开对黔北(遵义)民居典型的居住建筑即院落的向往,或者更贴切的说,是人们对黔北民居院落在诗意栖居中的文化意境之探索。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园,无一不沈淀着历代文化的精华。从建筑布局到石刻木雕,庭园主人的生活雅趣和美学品位一一呈现。院落亦是一种文化,于自然是一叶人文风景,于人们是一种生活方式。
曾几何时,院落里还洋溢着乘凉的快乐,风过处,是欢声笑语。如今,城市不断向高密方向发展,都市的天际线日益模糊,曾经的院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方正笔直的大厦,幽幽的小院模样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或许,还有童年时代那份乘凉的快乐热闹与悠闲,依然还若隐若现地荡存于心间。
抚今追昔,江南水乡的文化生活总是寄托着文人骚客们那些单薄恬静、舒隐山林的情思,他们笔下似乎仙鹤游云,拥有登峰观景的闲适,黔北民居在此也可以得到一丝诠释的游迹。
曾经,能够居于江南、游园清梦的生活成为不少才子佳人们梦想之地。唐伯虎、祝枝山、顾宪成等古代文化名人,无一不是在江南的这种闲适中,看懂了名利、福禄与生活的浮尘与归宿。而地处西部黔岭之中的黔北民居,带着古香古色的地域文化,似乎也泛出江南水乡的涟漪,在这种恬淡清雅中,涌动着黔山秘境中的旖旎风光,掩映在黔北山村楼宇檐窗上,在林竹萧萧间流露出一派“小楼才露尖尖角”的建筑新风景。
有专家分析称,江南的院落在造林、取景上都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息息相关,置身黔北秘境,有人认为这里的各地民居庭院与儒雅生活贴近、与天地景观合一,与江南园林、江南院落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境。
事实上,在古典造园中,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述自身的情感意义。根据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性的艺术形式。在这个阶段中,道家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力,清钱泳曾指出,“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更加注重的是追求诗的意境美,除了采用“多方胜镜,咫尺山林”的手法之外,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感染力。
我们知道,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院落”就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住宅中,院落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符号。对于古老的文明中国来说,庭院既是一个物质空间,又是一个精神空间。诸多文人墨客亦付诸于笔端,形如陶渊明的“户庭无尘土,虚室有余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句诗词,将庭院生活的精彩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而置身黔北的这一奇特建筑符号,很少引起关注,这值得引人深思。
我曾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遵义,受巴蜀文化影响,散落在大山深处的黔北民居揉进了巴蜀建筑文化的元素,有部分专家关注认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洋文化的渗透,黔北民居又有新变化,比如周西成祠、柏辉章公馆等建筑文化带了点中西合璧的意味,同时,随着外来商贾的涌入,黔北民居又能看到徽派建筑的影子,把这里的院落文化意境带入另一个崭新的视野。
http://s11/mw690/001OHjrvty6Lqa4y2D06a&690
http://s3/mw690/001OHjrvty6Lqa69J0Sc2&690
http://s14/mw690/001OHjrvty6Lqa74Fljdd&690
http://s11/mw690/001OHjrvty6Lqa7LlhM5a&690
http://s16/mw690/001OHjrvty6Lqa8nDlB5f&690
http://s16/mw690/001OHjrvty6Lqaapz9d5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