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2012-10-24 20:10:33)
标签:

育儿

于丹

挫折

孝心

爱心

分类: 读后感

上周末,儿子带回了家庭作业,要求同孩子一起观看于丹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于丹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还用寓言、故事、现实事例甚至是自己的事例生动地给人以启迪,讲座主题告诉我们,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成长路上爱与责任的心灵的培育,人生阅历经验的获得,悟性和自信的力量的形成。有了这些,才更有学习的动力,才更好地形成孝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节目中讲到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孝心和爱心,如何培养孩子们自立、自强、自信。提到了我们家庭教育的问题。的确,现在独生子女的年代,我们的孩子就是掌上明珠,就是心肝宝贝。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快餐店里,孩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父母在满脸笑容地看着孩子吃,然而孩子却想不到让父母也尝一尝,饭桌上总是父母在给孩子夹菜,孩子却从不主动给父母夹菜,大人下班回来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却在一旁悠哉悠哉地看电视,还不停抱怨父母不来伺候他。

 

于丹老师从树和孩子讲起,孩子一昧地向大树索取,却从不知道回报,大树竭尽全力最后甚至献出了自己的身体。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愿意和爸爸妈妈玩。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只有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或者遇到一些麻烦时,才会回来。不论怎样,父母总是支持我们,竭力给我们每一样能让我们高兴的东西。 你也许会想,男孩对树太残酷了,但是,那正是我们所有人对待父母的方式。

 

     

一、     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什么是孝呢?孝是伦理的起点,和一个人幸福感的安顿,他是因为对自己的长辈有所承诺,所以他自己才真正有了一种成长中人能够负责任的那种快乐,有的时候一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有这种能力,他长大以后跟别人的交往,他才能够对责任关系有认知。责任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他因为付出了他的努力他的承诺,所以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一个独生子女时代特别应该看到的,我们今天要去解决的问题。

 

    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要对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激,要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孝心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

 

    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生活细节人手,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孩子学习尽孝。比如:家人一起用餐的时候,让孩子先请长辈坐下,然后为我们分筷子、碗勺或将我们盛好的饭端给长辈;下班回家,让孩子帮我们拿拖鞋;晚上,累了一天躺在床上,可以让孩子帮我们按摩,尽管孩子的力气很小让我们感觉更像是挠痒痒,但一定要做出很享受的样子。久而久之,这些做法就会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孩子有好吃的会先想到长辈,有好玩的也会愿意与长辈分享,更会尝试着照顾长辈。

 

  生活处处有孝道,作为家长的我们当孩子有孝顺的表现时,一定要接受他们的孝顺,千万不要拒绝,更不要说什么你还小,不用……”之类的话,请微笑着接受他们的孝顺和照顾,并且适当地夸奖和鼓励他们。渐渐地,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儒家的核心理论是“仁”,二人成仁,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仁爱或不仁爱,我们从小到大,打交道最多的是两两之间,一个孩子要是从很小的时候学会跟别人确立两两之间很和谐的关系,那长大了以后他离这种仁爱就很近了

 

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他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是孩子的天性,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道德对孩子的成长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感动人物的事迹层出不穷,如丛飞、洪战辉、李春燕、李灵长江大学三位学生等,无数平凡人用自己的爱心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赞歌。

 

孩子的仁爱之心,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行为进行培养,例如,主动让座,上街卖报纸或募捐,将所得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等,再次,组织相关活动,让孩子在对比中感知幸福,学会感恩。可以带小孩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播种善良收获希望,善良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为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美好,我们都应该学会善良,做一个善良的人。

 

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 、自强、自信。

 

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第一次爬山的时候她是跟着自己的父母爬上山顶的,登顶时,她心情很激动。在大人休息的时候,她又从后山爬了一次,再次登峰的时候,于丹教授感觉路比前一次难走,坎坷,但到达顶峰的时候却是比前一次兴奋,自豪。于丹教授用这个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小的时候从父母听到的都很美好,但长大后自己去闯的时候,却觉得生活欺骗了自己,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有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

 

 让孩子接受锻炼,教会孩子各种技能,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过度依赖性,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

 

假期里,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远足等活动,从而适应环境,也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自我生活能力。期间的各种突发状况也能够让孩子开动脑筋,勇于面对。

 

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长期处于这种比较状态的孩子往往都会比较自卑,或者特别逆反。要多说鼓励的话,即使孩子有做错的地方,也不要只会一味地责骂,而是要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

 

四、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 意义

 

于丹的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

 

面对磨难要学会坚强,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运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引导孩子。。“自古英雄多磨难,”世界上成绩卓著的人,都是身经磨砺百炼成钢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等等,他们在科学实验中有过许多失败,经受了许多挫折和磨难,最后才取得巨大成就。仅以爱迪生发明电灯来说,他先后试验了七千多种材料,失败过八千多次,终于获得成功。这些生动的事例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具有很强的抵抗挫折的能力;

 

面对挫折要学会自信。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挫折,你要把握机会,仔细品尝挫折带来的人生感悟,并且抬起头,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没有成功。我相信,我能行!”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应该勤勉地工作,学习,都要有勇气战胜它。往往,有了挫折的人生会更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日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