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另建北京图书馆,以应全国及全世界人民需要案(顾颉刚)
(2023-01-14 21:00:47)
标签:
北京图书馆建设顾颉刚 |
分类: 史料 |
请另建北京图书馆,以应全国及全世界人民需要案(全国政协三届二次会议)
案由:请扩大北京图书馆,以应全国及全世界需要案
提案人:顾颉刚
理由:北京图书馆是我国首都的第一个图书馆,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属目,皆欲于此中搜集其所欲得的数据,所负任务甚为重大。只因为旧中国所建设,那时选择馆址在北海公园南部,地方有限,无法扩大,故藏书数量虽甲于国内,而不能完全罗列架上,一大部分至今装箱存储他处,以致多等于寡,有等于无。现今首都建设飞跃前进,各类博物馆或新设,或扩展,皆灿然大备,惟独图书馆一仍旧状,相形之下日益不相称。为此,拟请中央人民政府迅速另择新址,克期建筑,以供人民的需要,并为新兴国家的标帜。
办法:1、在北京市中心区选择寛大基址,建设总馆,藏书容量达二千万册的书库,阅书人数达三千人的阅览室。现有的北京图书馆,改为北京图书分馆。2、凡各省市及各大学图书馆中所藏的孤本书,皆得由北京图书馆选择征调,其不能微调的则加以晒印或钞写,以副本移入。3、凡常用图书,皆置入参考室中,阅者得自由翻览,不烦填券取阅。4、馆中工作人员应为三班制.使阅者随时皆有取读之便。5、每书子目皆作分类片,使阅者得尽量使用,博而不漏。6、馆中附设图书展览室,随时按类陈列,并印目録出售,使每一专业的阅者皆可对于各该专业的书籍得有系统化的知识。
[国内少数民族的图书及世界各国出版图书皆尽力收藏]
附一
此案审查意见及办理情形*
提案第五十号
案由:请另建北京图书馆,以应全国及全世界人民需要案。
提案人:顾颉刚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文化部研究办理。
辨理情形:据国务院1961年10月7日通知:“本案交文化部研究办理,据该部报告:
一、关于另建北京图书馆问题。北京图书馆由于图书大量增加,原来的馆址已不能适应需要,从当前情况和今后发展来看,都应当另外新建一个图书馆,才能满足要求。但是,新建一个条件比较完备的新型的图书馆,在目前还有困难,特别是按照国家要求,为了集中力量加速重点工程的建设,一般非生产性的建设,只得从缓。因此,新的图书馆,要等以后条件具备时,再争取尽快地进行建设。
二、关于各种孤本书的征调问题。对散藏的孤本书,已决定由北京图书馆注意调查,能征集的由文化部设法调给北京图书馆收藏,不能征集的采用摄影、复制、钞写等办法,藏存付本。
三、我国兄弟民族语文图书,北京图书馆将进一步注意搜集,并准备与民族文化官图书馆加强联系协作。至于世界各国出版的新书,该馆也将根据我国的需要,加强搜集工作。
四、目前北京图书馆因为馆舍面积有限,还不能设立大的参考室。准备在馆内阅读室陈列一部分参考书,供读者查阅。
五、北京图书馆的新旧丛书和合刊图书,大部分已经按照子目编制了分析卡片。准备进一步充实内容,使读者查阅更为便利。
六、北京书书馆由于馆舍等原因,目前还不能增闢专用的图书展览室。今后准备在阅览大厅、善本阅览室、展览厅,定期举办一些书籍展览和借阅,以帮助读者获得比较系统的专业书籍的知识。
七、该馆每天开馆时间,自一九六一年夏季开始,延长一小时,从上午八时半起至晚九时,连绩开馆,中间不停,每天十二小时半。星期六晚间也开馆。为此,该馆工作人员采取倒班制,以便利读者。”
附二
提案第六四号*
案由:请国务院尽可能从速改建北京图书馆或指拨其它新建筑供北京图书馆应用以利全国学术界的科学研究工作迎头赶上国际科学水平案。
提案人:吴大琨 翁独健 顾颉刚 李平心 辛树帜 郑昕 吴半农 陈岱孙 江泽涵 饶毓泰唐钺 陈文彬 千家驹 吴研因 吕叔湘 费孝通 吴文藻 章元善 金学成
理由和办法:目前的北京图书馆由于图书大量增加,原来的馆址已不能适应需要,国务院文化部亦早认为有另外新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水平的图书馆的必要,但鉴于目前国家正有困难,图书馆为“非生产性的建设”,所以一再展缓。我们认为一个具有现代化的国际水平的图书馆的建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个科学、学术文化的发展,其重要性实远超出一般的所谓“生产性建设”之上,且正因为我们国家当前有困难,要克服“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两座大山,更不能不尽可能从其它方面节省岀财力物力来从速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图书馆以利全国展开科学研究工作,追上国际水平。为此,我们特建议国务院再行认真考虑改建北京图书馆的可能性,如暂时实在有困难,也请考虑可否将目前北京图书馆左右邻近地区已造成的若干新建筑中指拨一部分供北京图书馆应用,北京图书馆增加房屋后,就可以增设下列设置:
(1)增辟各种专业用的图书参考室;
(2)增设供各大学教授、专家、研究人员专用的研究室;
(3)建立供研究人员及在馆阅览人员专用的食堂及寄宿舍(供外地来人用)。
以上设置,看似小事,关系开展全国学术研究工作极深、极大。因此我们特联名郑重提请国务院考虑,务请设法满足我们的要求,国家学术前途,实利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