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暨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获奖作品

标签:
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白玉兰美术奖中华艺术宫 |
分类: 艺术事件 |
倪巍《高城百尺楼》
孙政学《塬上的风景》
罗陵君《徐家汇》
邱加《静夜》
李言《后山系列一》
王蓉《采风经典——垛草》
扈金娥《城市No.1》
林桂明《漆·时·痕》
吕旗彰《云上的日子》
金兴健《腊月二十四》
姜修宜《网红新装秀》

季平《都市人物系列组画》

孙化一《力的构成之三》
陈迪《望志路106号》
夏少华《戏曲人物系列》
翁纪军《角度》
徐开云《青蛙和蜗牛》
沈天呈《为了安全,你们还是上去用餐吧》
开幕式现场
上海美术大展从2001年启航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作为上海美术界的重要展览品牌,上海美术大展规模、声势、质量日益提升,影响力辐射全国。
白玉兰美术奖设立于2009年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是上海美术界最高奖项,每两年一届,实施四届以来,对促进上海美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奖项设置为“优秀奖、佳作奖”,通过更合理的奖项设置,体现美术大展奖项的权威性、合理性,培养鼓励中青年美术家在上海美术大展平台上创造佳绩。
展览现场
在入选作品中,共评出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优秀奖5名:倪巍、孙政学、徐增英、罗陵君、邱加;佳作奖7名:李言、王蓉、扈金娥、林桂明、吕旗彰、金兴健、姜修宜;沈柔坚艺术基金奖7名:季平、孙化一、陈迪、夏少华、翁纪军、沈天呈。
展览作品
看点一、月份牌、连环画,佳作看不停
本届展览画种多样,值得惊喜的是小画种创作逐渐复苏。本届大展中连环画参展作品多达24件,且共有60余位连环画家参与创作,达到历史之最。
自2011年月份牌年画被列入上海市非遗名录至今,月份牌年画一直是上海市美协的重点扶持项目,并设立创作基地,开班教授月份牌创作。本届月份牌年画展的参展作者与往届相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此次获奖作品《网红新装秀》的作者就是一位1991年生的“新上海人”,这件大尺幅作品既有传统的特点,又融入了新的形式语言,让人眼前一亮。
展览作品
看点二、中青年作者崭露头角
在入选的305名作者中,60岁以下占总人数的74.8%,同比上届增长7.9%。大批中青年艺术家通过美术大展的平台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使上海美术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完整、后备力量更加坚实。获奖作者邱加便是一位青年老师,这样的传承令人惊喜。
看点三、6次专家导览,看得到,更看得懂
本次展览期间,特别邀请美术专家对本次参展作品进行解读,以资深的专业视角点评画作构思与创作价值,并与看展观众零距离交流互动,使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认知。
导赏时间:11月27日至12月17日 每周2次,共6次
11月28日、12月5日、12日(周二14:30-16:00)
12月1日、12月8日、15日(周五10:00-11:30)
展览作品
看点四、艺术走近生活、走进社区,坚守初心
在大展开幕仪式上,艺术家、获奖作者“走近生活、走进社区”美术辅导结对计划,举行签约、赠书仪式。此次也是上海美协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协会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获奖作者担任艺术辅导员,以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奉贤区青少年书画院、上海群星职业技术学校、浦东新区香山小学等5家单位作为培训点,由艺术辅导员为培训点的学生、职员进行公益性艺术辅导。
宣读倡议书
此外,获奖作者代表沈天呈还在大展开幕仪式上宣读《致上海美术界和全体美术工作者的倡议书》。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画笔为魂,以民族为根,认真践行中国文联倡导的“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创作更多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艺术作品。开幕式后,新闻发布会同期举行,获奖艺术家们畅谈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感受。
前一篇:“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入围名单
后一篇:书法艺术:智永体集字刘禹锡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