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2016-11-28 22:11:20)
标签:

海上70

中华艺术宫

徐增英

海派绘画

海派艺术

分类: 徐增英的相关评论报道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26日-2017年2月19日
展览地点:中华艺术宫5米层25、26、27展厅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早安魔都(套色木刻92x123cm)2015年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幽兰(黑白木刻60x90cm2012年)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上善若水(65x65cm套色木刻2014年)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逍遥游之龙行天下(套色木刻90x60cm)2009年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春江水暖(122x92cm套色木刻)


      由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华艺术宫主办,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承办、鸿美术馆作为支持单位的“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于2016年11月24日13:30在中华艺术宫25、26、27展厅开幕,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19日。    本次展览旨在对生于70年代的上海青年艺术家做一次集中性的梳理、展示和交流,通过一批生活、工作在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来勾勒“70艺术”的整体群像、艺术理念和发展轨迹,本次活动遴选了77位300余件作品参加展览,是上海70艺术的一次全面检阅,这是继成功举办两届“海上漂移”展览后,又一次以“海上”名义集结的专题展览。

当前70年代艺术家正处于承前启后关键阶段,学术视野已十分开阔,不少艺术家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时已主动回归到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研究,可谓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缩影,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力量。本次展览以“海上•70”的名义集结,可谓恰逢其时,颇有学术前瞻性。

    开幕当天,“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理论研讨会在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会议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主席丁设主持。团市委副书记丁波,团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副部长、上海市青年文联副会长王晶,上海市青年文联副会长、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宋波,上海市青年文联秘书长宣禄乐,上海市青年文联副秘书长刘卓芳,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施晓颉,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奇、周倩、韩子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顾建军,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上海青年理论家江梅、马琳、傅军、汪涤、王欣、李磊、李诗文、黄一迁以及部分参展艺术家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的都是在上海较为活跃的青年理论家,意在将整个70年代艺术家的创作与理论更为紧密地联系和互动起来,通过思维的碰撞实现艺术和学术的新成果。座谈会上,大家谈到上海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工作团队在此次展览的策划、组织工作中做了大量具体和细致的工作,使得展览能够达到较高的艺术和学术质量,较好地呈现了“海上•70”创作和思考的整体面貌,希望这样的展览能够定期举办,这将对上海当代艺术的学术引领、风格呈现、互动交流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是“海上画派”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摇篮,曾经长期占据“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海派文化和城市气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向这座城市汇聚,在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美术作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美术大家。当前的上海美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上海美术人才的梯队建设也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青年美术家正迅速进入美术界的视野,逐渐成为中国美术承上启下的重要力量。与50后、60后艺术家的“艺术成熟期”以及80后、90后艺术家的“艺术试验和探索期”不同,不少70后的青年艺术家正在锁定其艺术风格和学术方向,进入了“艺术风格确立期”。他们有的致力于精研传统、有的致力于东西文化互鉴与创新,可以说70后艺术家群体已经成为上海美术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将持续打造这一展览平台,计划陆续推出“海上80、9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为海派文脉的传承和上海美术的发展助力。
           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徐增英参展作品
徐增英工作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