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上海高等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上海图书馆站

标签:
上海高等院校美术教师融上海图书馆高校艺术教育美术院校 |
分类: 艺术事件 |
展览旨意
主办单位:上海图书馆 读者服务中心
展览日期:2016年7月15日-31日
参观时间:9:30-16:30
展览地点:上海图书馆 创•新空间 / 产业图书馆
(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正门三楼 )
策展人:宋晓峰
学术主持:张建民
参展教师:(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冠英(上海大学)
朱巨澜(上海大学)
孙 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汤光明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师 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许德民(复旦大学)
张 月(上海理工大学)
何 伟(同济大学)
李军平(东华大学)
陆向东(上海戏剧学院)
苏岩声(上海师范大学)
李 钢(上海交通大学)
余 威(上海理工大学)
李海峰(东华大学)
吴继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宋晓峰(华东师范大学)
陈 磊(华东师范大学)
罗 威(上海理工大学)
郑 寒(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胡伟达(东华大学)
姚君喜(交通大学)
钱永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徐乔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徐增英(上海思博学院)
龚世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裴 晶(上海戏剧学院)
瞿春伟(上海海事大学)
部分艺术家作品及创作感言(排名不分先后):

“山水绘画是:由“心念”而发、颐养出天地大心大我、通于宇宙气化谐和的生命意识而绘就出人、我的共性与共识下的宇宙人生的终极追求。是凡夫从心性上不断修为,借以绘画这一媒介终达明心见性的修为过程。”(李钢)

“‘神与气’是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绘画的根本是表现人的生命精神为目的。笔蘸上颜色和画布接触,则形成了笔触,笔触的美,是一种动感的美,它是随着画笔的运动而成。画家用笔触,表现出现实和精神世界中具有生命内容和形式的画面。”(王冠英)

“民以食为天,天下兴亡,皆在吃喝拉撒。真实与欲望,意识与本能,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荒诞,肉体与精神,具体与抽象,人类天性与社会功利,在《汉字水墨•中国小吃系列》的逻辑混搭中超能量显现出矛盾的力量。吃与阅读。把吃的东西阅读化,把阅读的东西吃掉。暗示物质转换,能量守恒。物质精神化,精神物质化,精神和物质的双向选择或者逃离,构成作品的意义。”(许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