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版画(二)丁乙

(2013-08-06 20:16:29)
标签:

版画家

版画批评

当代版画

上海版画

丁乙

分类: 论文、杂谈、随笔、呓语

对话版画(二)丁乙

对话 丁乙

连环策:你是怎样看待版画艺术的?

丁乙:我们现在所探讨的版画艺术基本上是基于西方的模式,版画的系统里面运用最多的是丝网版画,丝网版画的概念来自于西方,特别是在60年代末安迪沃霍绘画的很多形式就借用丝网版画的形式,来进一步量化或是提供很多的……他的媒介就会更加宽泛。那么我也比较多的和西方版画的工作室有一些合作,我也知道西方的版画产业链是非常完整的,很多的工作室是家族性的,由几代人传承的。当然,在中国也有很多非常丰富的水印木版画的传统,原来的体系在今天社会的竞争背景下,很多的版画作坊已经变异,有的变成了制作旅游纪念品的作坊,我们整体来看版画的发展和现状,会感觉到为什么版画艺术家在制作过程中更多的采用西方模式而不用中国传统的模式,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模式没有发扬,没有很好的梳理和研究,也没有真正为艺术家服务的版画工作室,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环节。

 

连环策:你为什么会从油画转向丝网版画?

丁乙:这与今天的艺术传播和艺术市场有关系,有时候当原作不能满足比较宽阔的市场时就必须用版画填充,版画可以有更宽的传播渠道。我做过的版画丝网是最多的,还有就是铜版。

 

连环策:你觉得创作油画与创作版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丁乙:创作版画需要与一起工作的技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我的理念中版画不是对油画的复制,是用版画的形式语言来述说艺术的想法,版画本身有自己的形式魅力,它与油画原作的细部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单纯的复制会丧失版画的魅力,最好的版画制作是与技师的交流,寻找技术的拓展可能性。

 

连环策:你是怎样与技师沟通?

丁乙:一起工作,每个环节都会去打印,在酸里腐蚀,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推进,技师也会提出建议,会有很多讨论。

 

连环策:你怎样看待原创作品、与工作室合作共同创作以及直接复制这三种方式的?

丁乙:原创也是需要和工作室合作的,前两者是比较相似的,工作方法也是有连接关系的,因为技师有技师的特点,特别是在印制版画时有很多技术方面的考量,艺术家在与技师合作中会发现新的语言。第三种不太赞同,它丧失了版画本身的特性,属于印刷品的概念。

 

连环策:通常知名艺术家的版画复制品的价格会比原创版画更高,原创版画的艺术家生存是否会更困难?

丁乙:知名度能够带动市场,这是市场规律,但对艺术和原创的追求和商业的途径是两回事,不必太在意。

 

连环策:如何看待艺术家的身份和版画家的身份?

丁乙:在西方没有一个艺术家一生只做版画,版画只是绘画创作的一种形式,更多的是绘画的创作,这是他的主题。所以我们不能把他定位为仅仅是版画的身份,首先是艺术家的身份,然后其涉猎的部分中有版画的部分,版画的创作服从于艺术家整体的创作思维。

 

连环策:丝网版画以及和技师的交流对油画创作会带来新的观念吗?

丁乙:会有,在版画创作中也是在找寻某种契合自己的方法,会有绘画表现不出的部分,在版画里可以找到,拓展了绘画的语言。

 

连环策:你如何看待上海与版画的关系?

丁乙:三四十年代的新兴版画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会让我们感觉到虽然它尺幅很小但有震撼力,有一种精神力量在里面,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的精神。它的语言很朴素,它的目标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是为了一种理想,精神层面所占份额很大,所以才会有一种感染力。

 

对话版画(二)丁乙对话版画(二)丁乙

 

丁乙(1962-)

 

1962年生于中国上海

1983年 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院

1990年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丁乙被认为是中国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并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他也是第一个为世界顶级品牌爱玛仕设计产品的中国设计师。

 


展览

2013

基本工作 II , 香格纳H空间 , 上海

2011

当代名家版画展 , 凯旋艺术机构 , 北京

2011

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个展, 民生现代美术馆 , 上海

2011

北京之声——现实主义之后, 佩斯北京 , 北京

2011

中国当代版画展, M艺术空间 , 上海

2010

意派——世纪思维, 今日美术馆 , 北京

2007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北京

2007

被枪毙的方案, 可当代艺术中心 , 上海

2003

中国极多主义,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 北京

1996

开放的空间——'96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 上海

1986

凹凸展, 徐汇区文化馆 , 上海

1985

现代绘画六人联展, 复旦大学学生俱乐部 , 上海

 

 

采访:连环策工作室(汤瑭、张小千)

整理:连环策工作室(汤瑭、张小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