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版画家野田哲野在上海半岛版画工作室的讲座:从模仿走向创作

标签:
长谷川等伯日本浮世绘京都国立博物馆周茂叔爱莲图教育 |
分类: 艺术教育 |
讲座由卢治平老师主持,张远帆老师担任翻译
《从模仿走向创作》
狩野正信(1434-1530,日本 京都) 《周茂叔爱莲图》(现藏东京中村家)
日本足利幕府御用画家、狩野派始祖。这一派的「大和化」中国画风曾支配日本画坛三百馀年。他曾受画僧天章周文影响。但其水墨山水不是以笔墨表现禅法,而是轮廓明晰,发挥了日本艺术固有的纤细风格。据传他曾模仿周文画过圣徒和菩萨,但无一存世。少数存世作品中有《周茂叔爱莲图》(现藏东京中村家)和屏风画《竹石白鹤图》(现藏京都真珠庵)。
狩野元信
日本室町后期的画家。狩野派第二世。为狩野派始祖正信之长男(一说次子)。通称四郎次郎、大炊郎。据传曾担任室町幕府的御用画师。天文十二年(1543),制作内里(禁中)小御所障壁画(障屏画与壁画的并称),又曾指挥众弟子作石山本愿寺的障壁画。
元信广学中国画的各种样式,兼采日本风俗画(大和绘),尝试融合两者之长处。其简明画风,被视为桃山绘画的雏型。代表作有大德寺大仙院客殿袄绘(1513年左右)、妙心寺灵云院旧方丈袄绘(1543)、清凉寺缘起等。
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号牧溪,四川人,生卒年月不祥。
南宋画家,日本古籍《松斋梅谱》中评价牧溪的绘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中国《画继补遗·卷上》载:“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其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其《远浦归帆图》真迹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馆。其《松猿图》对日本禅画尤有影响。甚至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代表作《潇湘八景图》
长谷川等伯对牧溪的模仿
长谷川等伯(1539~1610),日本画家。1539年生于能登(今石川县 )七尾,卒于1610年2月24日。青年时期在家乡以画佛画为业,代表作《十二天图》、《涅盘图》等,表现出平安佛画的特色。约1571年到京都,和一些高僧学者结交、往来,开始接触到中国宋元时期的水墨画,并研习雪舟、梁楷、牧溪等人作品的艺术精华,进而创造了自己的用墨巧妙、构图简洁明快、气魄豪壮爽朗、既得中国水墨画之精要又不失日本绘画特点的独特风格,打破了狩野派独揽障壁画画坛的地位。作品有1591年为京都智能积院绘制的《松林图屏风》和邻华院、禅林寺的一批同类画作。著有《等伯画说》。
天文八(1539)年,等伯出生于北陆能登国七尾城一个武士家中,历史上的造星运动中,关于等伯的降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传说。父亲奥村文丞宗道是当时能登守护畠山义总的家臣,因为在家中排名第四的关系,等伯幼名又四郎(与西国阴阳一太守尼子经久同一幼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给七尾城下町染物屋长谷川家做养子,就亲父奥村宗道来说,让无法继承家业的又四郎做个商人,可能是条更适合他的道路吧。另一方面,与长谷川宗清这样的富商搭上关系,也能让奥村家这样的穷武士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些。而养父家也对这个新来的儿子抱有着相当大的期望。
这种猿猴只有中国有
日本浮世绘版画
中国的水印木刻
日本的水印木刻,纸很厚,经得起折腾
日本印画前要在纸上刷一层骨胶加明矾
刷子用马尾做,要在鲨鱼皮上磨得开叉
马奈对日本浮世绘的模仿(见上方)
莫奈受浮世绘的影响
莫奈参照浮世绘在家中花园造日本桥,此后日本桥常在他的画中出现
德加对构图的借鉴
黑田清辉Kuroda Seiki
(1866~1924)日本油画家。号水光。1866年6月29日生于鹿儿岛,幼时去东京,成为伯父黑田清纲的嗣子。少年时在东京外国语学校学法语,1884年留学法国研究法律。其间,他突然对美术大感兴趣,于是向外光派画家L.-J.-R.科兰学画。1891~1893年间,先后以《读书》、《朝妆》入选沙龙。1893年经由美国回国,翌年与久米桂一郎创立天真道场,向青年灌输法国系统的美术教育,还参加明治美术会,展出色调明快的外光派作品,引起画坛注目。当时,日本展开了“裸体画是否有害本邦风俗”的论争,刚回国的黑田清辉在展览会上公开陈列了裸体画创作《朝妆》,了结了这场不休的争论。这是日本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大进步。1896年,他与同道创立白马会并成为其首领,被视为油画界新派──紫派的旗帜。同年,东京美术学校新增设西洋画科,他应聘为教授兼科主任,先后招聘一批油画家为教师,促进了日本油画教育的正规化和油画的繁荣。1907年,他推动文部省美术展览会的开设,成为其审查员,发表作品甚多。1910年在油画家中第一个被任命为帝室技艺员。1913年被推选为国民美术协会会长。1919年创立帝国美术院并为会员,1922年当选为第2任院长。1920年还当选为贵族院议员。晚年,主要从事政治及对外文化交流工作。1924年7月15日卒于东京。
梵高对浮世绘的临摹